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韩公的官员,其德行和才智都已广为人知。诗中通过对其仕途变迁的描述,表现了韩公的高贵身份和他的影响力。"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表明韩公一旦外出,就有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追随,这不仅展示了韩公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则讲述了韩公被调任为某职位,其子女也跟随到达荆门,这里的“荆门”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表征了一种边远之地。通过这样的描写,强化了韩公的权威和其家庭对社会的影响。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则指出韩公进入朝廷成为博士,人们为了送别而来到崎岖不平的地势,这里“送归轮”可能是指一种送别的仪式,也有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这里,这一行字突出了韩公在学术上的地位,以及他离开时所受到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韩公仕途和人际交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位官员德才兼备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人物活动的一种生动画面。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
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初向众中留姓氏,敢期言下致时名。
而今马亦知人意,每到门前不肯行。
九衢秋雨掩闲扉,不似干名似息机。
贫病却惭墙上土,年来犹自换新衣。
荒骨潜销垒已平,汉家曾说此交兵。
如何万古冤魂在,风雨时闻有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