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

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

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的野桥下流水清澈,我在桥上为你送行。
你离去后,想必会逐渐老去,而每年的草木都会自然生长。
走出家门眺望远方的道路,没有你的消息只能向边城寻找。
在那杨柳依依的分别之地,如今秋蝉又在鸣叫。

注释

野桥:乡村小桥。
春水:春天的溪流。
清:清澈。
君:你。
去去:渐渐离去。
人应老:人应当会变老。
年年:每年。
草自生:草木自然生长。
出门:走出家门。
远道:遥远的道路。
无信:没有书信。
边城:边疆的城市。
杨柳别离处:杨柳依依的分别之地。
秋蝉:秋天的蝉鸣。
今复鸣:如今又开始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君之情的画面。"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两句,以清澈的春水和古朴的野桥为背景,表达了送别的情景。"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则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的"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显示了诗人对于远行者的心路历程和对未知世界的探寻。"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则是通过杨柳依依、秋蝉鸣叫的情景,强化了别离之情的沉重。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思念和对人生易逝的感慨。张籍在这首诗中以其特有的淡远笔法,捕捉了送别时刻的心绪,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形式: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

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上所知

初向众中留姓氏,敢期言下致时名。

而今马亦知人意,每到门前不肯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长安寓怀

九衢秋雨掩闲扉,不似干名似息机。

贫病却惭墙上土,年来犹自换新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