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乘分别强安名,悯念群生习气深。
宝所到时城假化,何曾动步早观音。
这首诗名为《颂十玄谈(其六)尘异》,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佛教中的"三乘"理论和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展开。
"三乘分别强安名",这里的"三乘"通常指佛教中的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这三种教法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为了引导众生脱离轮回之苦。"强安名"则表达了对这些教法名称的勉强设定,暗示佛法的本质超越了名字的束缚。
"悯念群生习气深",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众生深深陷入轮回、习气难改的悲悯之情,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
"宝所到时城假化","宝"可能指的是佛法或观音的智慧,"城假化"意味着在世间以各种方式显现,如同城市中的幻象,教导众生。
"何曾动步早观音",这句话强调了观音菩萨虽未亲自移动脚步,却通过其慈悲的力量,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众生,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法力广大和不着相的教化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佛教教义中的智慧与慈悲,以及对众生解脱的期待,展现了释印肃深厚的佛学造诣和人文关怀。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撒手到家人不识,明朝更不分南北。
逢场作戏弄孔魂,反指牛儿是弥勒。
堪嗟去日颜如玉,常和白云空里宿。
千回万匝只如然,寥寥独唱无生曲。
勿于中路事空王,钻火还须金色光。
烧却三千并世界,死中得活也无方。
更无一物献尊堂,剔出银盆耀雪霜。
箭既离弦无退转,洞山收悔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