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使欣二首(其一)

南土多为寇,西江尽畏途。

山行阻篁竹,水宿碍萑蒲。

使越才应有,征蛮力岂无。

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南方土地常有匪患,西江之路充满艰险。
山路行走被竹林阻碍,夜晚在水中歇息又被芦苇困扰。
使者即使有治理越地的才能,征讨蛮族的力量难道会欠缺?
空听说有人赠送宝剑,却未见老虎口中衔着明珠。

注释

南土:指南方地区。
寇:盗贼或匪徒。
畏途:危险的道路。
山行:在山上行走。
阻:阻碍。
篁竹:竹林。
水宿:在水上过夜。
碍:妨碍。
萑蒲:芦苇。
使越:出使越地的使者。
征蛮:征讨蛮族。
力岂无:力量怎么会没有。
人赠剑:人们传说中的赠剑故事。
虎衔珠:老虎口中叼着明珠,象征珍贵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反映战乱和艰难。"南土多为寇"表明南方土地上充斥着敌人的踪迹,而"西江尽畏途"则是说西江沿岸的道路都让人感到恐惧。山路因竹林而变得曲折不通,水路又被碍阻的萑蒲所困扰。

诗中的"使越才应有"和"征蛮力岂无"表达了对外交事务上才能与力量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并未得到满足。最后两句"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则是一种比喻,意指那些曾经承诺要送来宝剑的人,如今却不见踪影,就像传说中的老虎衔着珠宝一样,是不存在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活动的描写,表达了战乱时期人们对于和平与英雄才能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未能实现的失望感。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和朱使欣二首(其二)

江势连山远,天涯此夜愁。

霜空极天静,寒月带江流。

思起南征棹,文高北望楼。

自怜如坠叶,泛泛侣仙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

江如晓天净,石似暮霞张。

征帆一流览,宛若巫山阳。

楚客思归路,秦人谪异乡。

猿鸣孤月夜,再使泪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魏仆射还乡

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

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

故老空悬剑,邻交日散金。

众芳摇落尽,独有岁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咏尘

仙浦生罗袜,神京染素衣。

裨山期益峻,照日幸增辉。

夕伴龙媒合,朝游凤辇归。

独怜范甑下,思绕画梁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