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僧住世非长久,之子春秋正盛年。
生铁脊梁须竖起,莫于女井苦留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怀深为彦强所作的求偈诗。诗中以老僧与之子(年轻弟子)的对比,寓意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修行的深浅。
首句“老僧住世非长久”,老僧代表了修行已久、智慧深厚的长者,暗示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年轻弟子的提醒,即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次句“之子春秋正盛年”,之子指的是年轻的弟子,正值青春年华,充满活力与希望。这里强调了年轻时正是学习、修行的最佳时期,应当抓住时机,努力提升自我。
后两句“生铁脊梁须竖起,莫于女井苦留连”,运用比喻手法,将“生铁脊梁”比作坚定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鼓励年轻弟子要树立坚强的意志,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而“女井”则可能象征着诱惑、欲望或世俗的羁绊,告诫弟子不要过于沉迷于这些事物,而应坚守道义,追求精神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僧与年轻弟子的对比,以及对“生铁脊梁”与“女井”的比喻,表达了对年轻一代在修行道路上的期望与指导,强调了坚定意志、抵御诱惑、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出家毕竟事如何,超越情尘敌死魔。
莫向丛森贪饱暖,百年光境等闲过。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
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世谛纷纷没了期,空门得入是便宜。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只劳劳空过时。
心猿易纵安教纵,意马难调亦要调。
到老情尘扫不尽,出家四事恐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