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姚陈寺丞

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

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

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

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来到试邑,途径勾越之地,风尘与烟雾缭绕,一路向上游行进。
江水热情地迎接旅人,山月也仿佛随着船只一同前行。
海产丰富,街头巷尾都能买到,渔歌悠扬飘进县衙的楼阁。
没有外界的烦扰,只有琴声陪伴,静坐欣赏江边帆影渐渐消失。

注释

试邑:古代行政区划名。
勾越: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一带。
风烟:形容风尘和烟雾。
上游:指上行或向上的方向。
江潮:江水的潮汐。
山月:山间的月亮。
随舟:伴随着船行。
海货:海中的货物。
闾市:街市,民间市场。
县楼:古代地方官府的建筑。
弦琴:指代音乐或弹奏弦乐器。
外事:指外界的事务或打扰。
浦帆:江边的帆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馀姚陈寺丞》。诗中描绘了诗人到馀姚陈寺丞任上,沿途所见的山水风物和当地的生活情景。首句“试邑来勾越”表达了诗人初到此地的体验,勾越之地风烟缭绕,富有诗意。次句“风烟复上游”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景色。

“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通过江潮和山月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行船时的宁静与惬意,仿佛江潮和山月都在欢迎他的到来。接下来,“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描绘了市场繁荣,渔歌悠扬的场景,反映出当地经济的活跃和民风的淳朴。

最后两句“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闲适,他弹奏着弦琴,享受着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看着船只归航,结束了一天的公务。整首诗以写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新任所处环境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恬淡心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太平无战阵,汉卒久生骄。

金甲不曾擐,犀弓应自调。

嗟为燎原火,终作覆巢枭。

若使威刑立,三军岂敢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别钟京

我怜钟氏子,冒雨为求文。

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

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县署丛竹

袅袅幽亭竹,团团自结丛。

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

陶柳应惭弱,潘花只竞红。

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吴正仲见访回日暮必未晚膳因以解嘲

永日无车马,闲坊有竹邻。

雨中乌帽至,门外绿苔新。

不杀鸡为具,堪题凤向人。

山公识墨在,知我旧来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