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平无战阵,汉卒久生骄。
金甲不曾擐,犀弓应自调。
嗟为燎原火,终作覆巢枭。
若使威刑立,三军岂敢嚣。
这首诗名为《兵》,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平时期士兵的状态。首句“太平无战阵”表达了社会安宁,没有战争的背景,士兵们因此长期生活在安逸之中。然而,这种长久的和平并未让他们保持警惕和军事训练,“金甲不曾擐,犀弓应自调”暗指他们疏于穿戴铠甲和调整武器,暗示了潜在的懈怠。
接下来的两句“嗟为燎原火,终作覆巢枭”运用比喻,将士兵比作可能引发灾难的火源,一旦形势变化,他们将如同覆巢之鸟,面临灭顶之灾。诗人警示,如果不能及时建立威严的军纪,军队的骄纵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最后两句“若使威刑立,三军岂敢嚣”强调了纪律和惩罚对于维护军队秩序的重要性,如果严格执法,那么整个军队都不会再嚣张跋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放纵与战时的危机,表达了对军队管理和纪律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我怜钟氏子,冒雨为求文。
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
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袅袅幽亭竹,团团自结丛。
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
陶柳应惭弱,潘花只竞红。
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风。
永日无车马,闲坊有竹邻。
雨中乌帽至,门外绿苔新。
不杀鸡为具,堪题凤向人。
山公识墨在,知我旧来贫。
钟令昔醒酒,豫章留此花。
黄金盏何小,白玉碗无瑕。
始入吴郎宅,还归楚客家。
从兹不能醉,只恐费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