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为寿曾封翁七十一岁所作。诗中以“少年文苑姓名振”开篇,赞美寿翁年轻时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奠定其声名。接着,“此日昌辰豸史臣”一句,既点明了寿翁今日的高龄,也暗示其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菊后迟花坚晚节,梅前抱蕊兆阳春”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寿翁的品格与未来。菊花虽迟开但坚贞不渝,梅花孕育着春天的希望,以此赞颂寿翁虽年事已高仍保持高尚的节操,并预示着他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晚年。
“鹤龄七十今加一,鸠杖三千正喜新”则直接描述了寿翁的年龄和生活状态。鹤象征长寿,鸠杖代表高龄,表达了对寿翁健康长寿的祝愿。同时,诗人以“正喜新”表达出对寿翁新一年生活的期待与喜悦。
最后,“五色凤皇频戏綵,乌纱未许鬓生银”两句,以五彩斑斓的凤凰频繁嬉戏于彩云之间,象征寿翁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乌纱未许鬓生银”则是说寿翁的乌纱帽上不应有白发,寓意他应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不因年老而失去光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寿翁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长者智慧、品德及生命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