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长安奉使先往检察

奉使至京邑,戒涂历险夷。

首旬发定鼎,再信过灞池。

河山壮关辅,金火递雄雌。

文物沦霸运,灵符启圣青。

宸扆阔临御,巡幸顺讴思。

城阙生光彩,草树含荣滋。

缇骑纷沓袭,翠旗曳葳蕤。

童幼闻明主,耆老感盛仪。

轮袂交隐隐,廛陌满熙熙。

微臣昧所识,观俗书此词。

形式: 古风

翻译

奉命出使到京城,沿途历经艰难险阻。
出发是在月初时,再次送信已过灞水池。
山河壮丽护卫着关中地区,烽火交替显示军事雄威。
文化与遗迹沉浮于霸业兴衰,神圣的符瑞预示着圣君兴起。
皇宫宽广君王临朝治理,巡游顺应了百姓的歌颂与期盼。
城门楼阁焕发光芒,花草树木洋溢着生机。
骑兵纷至沓来气势汹汹,绿色的旗帜摇曳生姿。
孩童听闻英明君主,老人感慨这盛大礼仪。
衣袖交错人群密集,街巷中满是繁华热闹。
我这微小的臣子不甚明了,观察风俗写下这首诗。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
京邑:京城。
戒涂:沿途,路上。
险夷:危险和平坦,比喻艰难和容易。
首旬:月初。
发定鼎:从定鼎出发,定鼎可能指起点或特定地名。
再信:再次送信,比喻行程的进展。
灞池:灞水边的池塘,代指地理位置。
河山:山河,指自然景观。
关辅:关中地区,古代战略要地。
金火:烽火,古代报警信号。
递雄雌:交替显示强弱、胜败。
文物:文化遗产,泛指文化。
沦霸运:随着霸业的兴衰而沉浮。
灵符:神异的符瑞,象征吉祥。
启圣青:预示圣君的出现,青通‘清’,圣明之意。
宸扆:皇宫,特指帝王所居之处。
阔临御:宽敞的御座,形容君王的威严。
巡幸:帝王出巡。
讴思:民众的歌颂与思念。
城阙:城门楼阁。
光彩:光辉,耀眼。
草树:花草树木。
含荣滋:充满生机。
缇骑:骑兵,特指宫廷侍卫。
纷沓袭:纷纷到来,形容众多且迅速。
翠旗:绿色的旗帜,常用于皇家仪仗。
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形容旗帜飘扬。
童幼:孩童。
明主:贤明的君主。
耆老:老年人。
盛仪:盛大的仪式或礼仪。
轮袂:衣袖交错,形容人多拥挤。
交隐隐:彼此交错,形容人群密集。
廛陌:街市,街道。
熙熙:繁华热闹的样子。
微臣:自谦之词,指地位低下的臣子。
昧所识:不甚了解,不明白。
观俗:观察风俗民情。
书此词:写下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出使者在前往京城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奉使至京邑,戒涂历险夷”表明使者谨慎地踏上了通往京城的崎岖道路。随后,“首旬发定鼎,再信过灞池”则写出了使者的队伍在特定的时间(首旬)从某个地方出发,经过了一个叫做“定鼎”的地点,再次通过另一个名为“灞池”的地标。

诗中还用“河山壮关辅,金火递雄雌”来描绘沿途的壮丽景色和军事要塞,以及运送重要物资的情形。接着,“文物沦霸运,灵符启圣青”暗示着使者所承载的不仅是物资,还有文化与神秘的象征。

“宸扆阔临御,巡幸顺讴思”则是对君主出行时壮观场面的描绘,以及人民对于君主巡幸的欢喜心情。诗人继续写道:“城阙生光彩,草树含荣滋”,表达了城市的辉煌与自然景物的繁盛。

“缇骑纷沓袭,翠旗曳葳蕤”则描绘了随行护卫和飘扬的旗帜。最后,“童幼闻明主,耆老感盛仪”表达了人民对君主的景仰,以及老人对于盛大礼仪的怀念。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场宏大的出巡活动,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也反映出了使者以及民众对于中央政权和皇帝的尊崇之情。此外,诗中还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河大地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9)

王无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 字:仲烈
  • 籍贯:其祖先为琅邪
  • 生卒年:652—705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铜雀台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

穗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

长袖拂玉麈,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

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书石壁

何事潘郎恋别筵,欢情未断妾心悬。

汰王滩下相思处,猿叫山山月满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临化绝句

玩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

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

形式: 七言绝句

与李章武赠荅诗(其四)

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

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