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铜雀台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

穗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

长袖拂玉麈,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

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翻译

登上铜雀台向北望去,向西看尽是青松围绕的城郭。
穗帘帐幕空荡荡地飘扬,陵园田地一片片地荒芜分散。
往日的生活已经全然改变,乐曲吹奏仿佛还是昨天的情景。
她以长袖轻拂着玉制麈尾,遗留的情感纠结在罗帐之中。
妾身的哀怨如同早晨的露水般短暂,君王的恩宠难道真的这样浅薄吗?
高台上乐曲演奏完毕,完毕之时泪水横流而下。

注释

北登:向北登上。
铜雀:铜雀台,古代著名台阁名,这里代指高台。
西望:向西眺望。
青松郭:四周种植青松的城郭。
穗帐:穗状装饰的帷帐。
空苍苍:形容空旷、辽阔的样子。
陵田:陵墓周围的田地。
漠漠:分布广泛而稀疏的样子。
平生事:过去的生活。
已变:已经改变。
歌吹:音乐演奏。
宛犹昨:宛如昨天。
长袖:指舞者的长袖。
拂:轻轻擦过。
玉麈:用玉装饰的麈尾,古人清谈时所执的道具。
遗情:遗留下来的情感。
结:纠结,缠绕。
罗幕:丝织的帷幕。
妾怨:妾身的怨恨。
朝露:早上的露水,比喻生命短暂或事物易于消逝。
君恩:君主的恩宠。
岂:难道。
中薄:变得淡薄,减少。
高台:指铜雀台这样的高处平台。
奏曲终:乐曲演奏结束。
泪横落:眼泪横流而下,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哀伤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愁绪。"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一句,设定了一个高处眺望的场景,铜雀台是历史上的名胜,而青松郭则给人以苍凉古朴之感。

接下来的"穗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用来描绘一片荒凉之景。穗帐指的是野外的草木,它们在秋天变得枯黄而稀疏,呈现出一种萧瑟的气氛。而陵田则是古代墓地,这里用"纷漠漠"来形容其广阔无垠,给人以深远与荒凉之感。

诗中"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平生"指的是平常的生活,而"事已变"则意味着现在的一切都已经改变。"歌吹宛犹昨"则是说过去的欢乐场景仿佛还在昨日,通过这种对比来强调现在与过去的差异。

"长袖拂玉麈,遗情结罗幕"一句,描绘了一种优雅而又带有哀愁的情境。长袖拂玉麈,是一种细腻的动作,而"遗情结罗幕"则是说诗人对过往的情感仍然难以释怀。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不舍与哀怨。"妾怨"指的是女性对男性的怨恨,而"朝露"则喻示了这种怨恨如同早晨的露水一样脆弱且易逝。"君恩岂中薄"则是说诗人认为对方的恩情并非真正浅薄。

最后,"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一句,是对前面所有情感的总结。在高台上演奏完曲后,泪水纵横,是一种强烈的情绪爆发,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哀愁的外露。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现了一个怀旧而又哀伤的心境。

收录诗词(9)

王无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 字:仲烈
  • 籍贯:其祖先为琅邪
  • 生卒年:652—705

相关古诗词

书石壁

何事潘郎恋别筵,欢情未断妾心悬。

汰王滩下相思处,猿叫山山月满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临化绝句

玩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

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

形式: 七言绝句

与李章武赠荅诗(其四)

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

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与李章武赠荅诗(其五)

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

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