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忠玉提刑

嵩峰何其高,峰高气尤清。

念昔秋欲老,从公峰下行。

古木上参天,哀禽报新晴。

脩涂云外转,槁叶风中零。

曛黑度伊水,眇然古今情。

黎明出龙门,山川莽难名。

信美非吾土,顾瞻怀楚萍。

美人天一方,伤哉谁目成。

黄绶我聊尔,白鸥公勿惊。

糟醨可餔啜,古人忌偏醒。

形式: 古风

翻译

嵩山峰峦多么高峻,山峰高耸空气尤其清新。
回忆过去秋天将近,跟随您下山峰前行。
古老的树木直插云天,哀鸣的鸟儿报知雨后放晴。
蜿蜒的道路在云外延伸,枯叶随风飘零无定。
穿过昏暗渡过伊水,古今之情悠远绵长。
破晓时分走出龙门,山川壮丽难以言表。
这美景虽好却非我故乡,遥望楚地心生思乡情。
远方的美人如同天边的一抹亮色,感叹无人能与之共赏。
我暂且满足于微官,您无需为此惊讶,
浊酒也可浅酌,古人告诫不可过于清醒。

注释

嵩峰:嵩山的高峰。
尤:特别, 更加。
秋欲老:秋天即将结束。
古木:古老的树木。
哀禽:哀鸣的鸟儿。
脩涂:蜿蜒的道路。
伊水:古代河流名。
黄绶:低级官员的官印。
糟醨:浊酒。
偏醒:过度清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和王忠玉提刑》,通过对嵩山峰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故乡的思念。首句“嵩峰何其高,峰高气尤清”以夸张手法描绘了嵩山之峻峭与清冷,给人以崇高之感。接着,“念昔秋欲老,从公峰下行”回忆起秋天将尽时跟随朋友下山的情景。

“古木上参天,哀禽报新晴”两句通过描绘古木参天和哀鸣的禽鸟,渲染出山中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含着时光流转的感慨。“脩涂云外转,槁叶风中零”进一步描绘道路蜿蜒,枯叶随风飘落的景象,寓示旅途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

“曛黑度伊水,眇然古今情”在夜色中渡过伊水,诗人不禁生发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黎明出龙门,山川莽难名”以龙门为象征,表达出对壮丽山河的敬畏和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

“信美非吾土,顾瞻怀楚萍”表达了诗人虽然眼前景色优美,但并非自己的故乡,心中涌起对楚地的怀念之情。“美人天一方,伤哉谁目成”借美人比喻远方的故乡,感叹无法相见的悲伤。“黄绶我聊尔,白鸥公勿惊”以谦逊自嘲和对友人的安慰作结,表明自己暂时的境遇,希望友人不必过于担忧。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嵩山之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和王通叟琵琶梦

鶗鴂鸣时众芳歇,华堂梦断音容绝。

风惊玉露不成圆,一夜芙蕖泣秋月。

金纹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

庾郎江令费珠璧,小砑红笺挥兔毫。

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曲尘昏锦绶。

楚水悠悠更不西,上天破鉴空依旧。

形式: 古风

和东坡红鞓带

君不见相如容貌穷不枯,卓氏耻之分百奴。

一朝奉指使筇笮,驷马赤车从万夫。

仲元君平更高妙,寄食耕卜霜眉须。

两川人物古不乏,数子风流今可无。

参军少年饱经术,期作侍中司御壶。

老披青衫更矍铄,上马不用儿孙扶。

一朝忽解印绶去,耻将诗礼攘裙襦。

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东阡北陌西风入,瑞草桥边人叫呼。

想见红围照白发,颓然醉卧文君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

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

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

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

檐间鸟声落,客子念当行。

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显之长老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馀。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