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

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

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汉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

请看良贾藏金玉。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

古来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忆君清梦熟。

觉来笑我便便腹。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鉴赏

这首《归朝欢》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派见长的他在这首词中展现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首句“万里康成西走蜀”描绘了学者康成远行求学的艰辛,暗示了读书人的执着。接下来的“药市船归书满屋”则写出学者归来时满载书籍的场景,显示出其丰富的学术积累。

“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汉简雠天禄”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书籍的智慧光芒,仿佛能照亮星空,与古人校勘典籍的职责相呼应。词人强调对学问的热爱,“好之宁有足”,意在表达对知识的无尽追求。

“请看良贾藏金玉”运用比喻,将书籍比作珍宝,表达对书籍价值的认识。而“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则寓言书籍虽历经千年,犹能带来精神享受,如同音乐般悦耳。

下片转向个人感慨,“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对比个人所藏与图书馆的丰富,表达了词人对藏书的自豪感。他自嘲“古来不作借人痴”,宁愿自己收藏,也不愿借给别人,体现了他对书籍的珍视。

最后,“有朋只就云窗读”描绘出友人聚集读书的温馨画面,而“忆君清梦熟”则流露出词人对这种宁静读书生活的怀念。结尾“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以登高望远的景象收尾,寓意着词人对知识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送陈光宗知县

紫陌长安,看花年少,无限歌舞。

白发怜君,寻芳较晚,卷地惊风雨。

问君知否,鸱夷载酒,不似井瓶身误。

细思量,悲欢梦里,觉来总无寻处。

芒鞋竹杖,天教还了,千古玉溪佳句。

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

起看清镜,南冠好在,拂了旧时尘土。

向君道,云霄万里,这回稳步。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一)赋梅雪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绝。

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

江山一夜,琼瑶万顷,此段如何妒得。

细看来,风流添得,自家越样标格。

晓来楼上,对花临镜,学作半妆宫额。

著意争妍,那知却有,人妒花颜色。

无情休问,许多般事,且自访梅踏雪。

待行过溪桥,夜半更邀素月。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二)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