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
故园久绝书来后,南国空看雁去多。
中夜永怀听叠漏,先秋归梦涉层波。
愁人白发自生早,我独少年能几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怀旧情深的生活态度。开篇“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感冒,宁愿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荣誉。
接着,“故园久绝书来后,南国空看雁去多”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长时间的隔离使得只有书信才能与故土联系,而那南飞的大雁更是激起无限乡思。
“中夜永怀听叠漏,先秋归梦涉层波”则写出了诗人在深夜里独自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那滴答作响的水声如同时间的脚步,让他的心绪牵挂于即将到来的秋天,而那些层叠的波浪又让他梦回故乡。
最后,“愁人白发自生早,我独少年能几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年华匆匆,使得诗人感到悲从中来,自己的青春似箭,又能持续多久呢?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时间和青春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复杂情绪,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怀的佳作。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
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
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
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馀晓露明。
良时不我与,白发向秦生。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
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
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
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