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飞沙破面风裂石,平林隐隐倾霹雳。

野火燎原尘涨天,道闻马嘶不相得。

老翁彊欲作少年,立马阶除起无力。

城南桃李春意动,少待明朝莫相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自然景象。"飞沙破面风裂石"展现了大风之猛烈,如同砂石割面,连石头都被风吹裂。"平林隐隐倾霹雳"进一步强化了风声之巨,仿佛雷鸣般震撼。"野火燎原尘涨天"则描绘了风势引发的火灾,烟尘弥漫,天地一片混沌。

诗人通过"道闻马嘶不相得",写出连马匹的嘶鸣都显得微弱,难以与风声抗衡,展现了风力之大。"老翁彊欲作少年,立马阶除起无力"则以老翁的形象,表现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他试图振奋精神,但年迈体弱,只能勉强站立。

最后两句"城南桃李春意动,少待明朝莫相失"则在强烈的自然景象中插入一丝生机,暗示春天即将到来,提醒人们尽管眼前风雨交加,但美好的事物终将如期而至,不要因为眼前的困境而失去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风的威力,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哲理,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生活坚韧的期许。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山口阻风

夕风朝未回,来云去为雨。

系舟直山口,天意遽如许。

涛风两方斗,丘原莫当怒。

两山为俯仰,一鸟不得度。

临深负高枕,偷生宁得所。

历历数过帆,当涂气如虎。

快意亦适然,淹泊岂吾取。

溯洄更去留,未易相尔汝。

行登东山颠,壮观前未睹。

九泽不满眼,五丈才一缕。

兹山昔谁游,巨野传自古。

菰鱼无凶年,末利犹不禦。

荷隩活万人,梨埒视千户。

东方富丝麻,小市藏百贾。

连樯自南北,行谈杂秦楚。

向晚风力微,湖清鱼可数。

空仓鸟乌乐,外舍窗扉语。

身非天下惜,家无十金聚。

欲留盗贼迫,欲去波涛怒。

两者尔何从,一死吾未与。

形式: 古风

五子相送至湖陵

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

勿云一水四十里,衣冠塞郭何人同。

周生子病辍身出,刘子远来今几日。

石家仲叔好少年,颇能厌俗从吾律。

魏君不独相从早,自君之来吾却扫。

岁月磨人孰能久,反覆看渠难得好。

湖陵古城风日寒,情义乃知生别难。

高怀已为故人尽,交道应留后代看。

形式: 古风

忆少子

端也早丰下,岁晚未可量。

我老不自食,安得如我长。

呱呱弃不子,退省未始忘。

吾母亦念我,与尔宁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出清口

家世山东饱耕稼,晚托一舟顺流下。

渔沟寒饼不下箸,推柂转头更五夜。

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雾连野。

平淮一梦三十里,有日无风神所借。

似怜忧患满人间,百孔千疮容一罅。

文章末技将自效,语不惊人神可嚇。

子女玉帛君所馀,寄声白鸟烦多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