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盐铁尚书

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

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

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

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南宫的环雉隔开了喧嚣尘世,更何况是在清斋之夜陪伴着重要的官员。
城中的鼓声和钟声在深夜后消失,雨后的夜晚清新,月光如洗。
屋檐下的晨露清洗着清晨的天空,庭院中秋意浓,露水滋润着地面。
听说在无事之时心境更加宁静,此刻忧心国事,或许应寻求他人的意见。

注释

南宫: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或官署。
环雉:环绕宫殿的城墙,雉堞,象征威严。
清斋:僧道或官员的清净斋戒,表示严肃庄重的氛围。
大臣:地位较高的官员。
鼓钟:古代报时的乐器,象征秩序。
沆瀣津:露水,此句形容秋夜露水。
务闲:事务清闲,无事可做。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忧虑国家安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臣在南宫清斋中静夜时分的宁静景象。"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两句设定了环境,表明诗人所处之地是皇宫附近的地方,而诗人自己则是一位居住在清净斋舍中的高官。"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接着描写夜深人静,城里的鼓声和钟声已经停止,只有雨声伴随着凉意、迷雾中的树木以及月光中呈现的新鲜氛围。诗人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变得宁静。

接下来的"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更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檐前清晨的水面如同穹苍的宝石一般,而庭院中则是秋夜的安静与河流的波澜交织在一起。

然而,在这样宁静的环境和心境下,诗人却提及"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这表明尽管外界传言他已经十分淡泊名利,内心非常平静,但实际上诗人仍然在为国家的安危担忧,并且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宁静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却又深怀国事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下第后夷门乘舟至永城驿题

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

唯思旷海为休处,忽喜孤舟似去时。

连浦一城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

从来此恨皆前达,敢负吾君作楚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其一)

一榜尽精选,此身犹陆沈。

自无功谠分,敢抱怨尤心。

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

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其二)

暂屈固何恨,所忧无此时。

隔年空仰望,临日又参差。

劳力且成病,壮心能不衰。

犹将琢磨意,更欲候宗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其三)

关东归不得,岂是爱他乡。

草碧馀花落,春闲白日长。

全家期圣泽,半路敢农桑。

独立应无侣,浮生欲自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