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蓬蓬一首赠范德承

风蓬蓬,雨窣窣,客子中夜寒侵骨。

青灯也解照孤愁,归梦不到涪江侧。

晚来天气犹未佳,万里湿云遮日华。

僧房僻寂无来辙,踏遍长廊占晚霞。

闻道比邻酒初熟,能来浇我空洞腹。

为君痛饮不苦辞,世路纷纷蛮与触。

形式: 古风

翻译

风雨交加,夜半时分,旅人感到彻骨的寒冷。
青灯照亮了孤独的思绪,归乡的梦却无法到达涪江边。
傍晚时分,天气仍未见好转,万里乌云遮住了阳光。
僧房静寂无人来访,我在长廊中独享晚霞。
听说隔壁的酒刚酿好,能来慰藉我空荡的肚子。
为你痛饮,我毫无怨言,世间的纷扰如同野蛮与碰撞。

注释

风蓬蓬:形容风雨声大。
雨窣窣:形容雨声细碎。
客子:旅人。
寒侵骨:寒冷深入骨髓。
青灯:油灯。
孤愁:孤独的忧愁。
涪江:地名。
侧:旁边。
晚来:傍晚。
湿云:阴雨的云。
日华:阳光。
僧房:僧人的居所。
僻寂:偏僻寂静。
无来辙:无人来访。
踏遍:走遍。
占晚霞:欣赏晚霞。
比邻:邻居。
酒初熟:新酿的酒。
空洞腹:空虚的肚子。
痛饮:豪饮。
苦辞:推辞。
世路:世间道路。
蛮与触:比喻世间的冲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孤独与寒冷。"风蓬蓬,雨窣窣"形象地描述了夜晚的阴冷天气,而"客子中夜寒侵骨"则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凄凉与寂寞。诗人通过"青灯也解照孤愁"一句,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即便是灯光,也只能照亮旅人的孤独情怀,而无法驱散心中的忧伤。

"归梦不到涪江侧"表明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愿望。接下来的"晚来天气犹未佳,万里湿云遮日华"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连续不断的阴霾天气,这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压抑。

在这样的氛围下,"僧房僻寂无来辙,踏遍长廊占晚霞"则描绘了一种幽深而又静谧的场景。诗人的脚步声响起在空旷的长廊中,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这寻找本身又显得如此孤独与无望。

最后两句"闻道比邻酒初熟,能来浇我空洞腹。为君痛饮不苦辞,世路纷纷蛮与触"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渴求和对生活的某种解脱。在这里,他通过邀约朋友共饮,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迷茫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天气、僧房等环境的刻画,以及对归乡之梦、友情之温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禅别新资官令荣安中走笔次韵

虽念三年别,犹欣一日逢。

哦诗能淡伫,作邑想雍容。

古柏宜秋雨,寒鸦伴晓钟。

归涂莫惆怅,喜事见重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用旧韵送普守赴阙(其一)

圜墙闲木索,南亩富锄钩。

人谓贤使君,治术本轲丘。

丹禁颇念远,白简频黜幽。

那知牧养手,安坐穷山陬。

国是久已定,谅非卿士谋。

除书下八行,仁风被九州。

自怜登门旧,长裾曳齐邹。

送公朝帝所,别语不忍休。

腰组挂银黄,刻日赐通侯。

应记远宗子,茅檐卧高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用旧韵送普守赴阙(其二)

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

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

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

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

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

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

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

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

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任氏园二咏(其二)舫斋

平生江海志,烟雨一莎衣。

挂帆恨不早,白首心事违。

作斋跨幽塘,想像未觉非。

时倾半樽绿,自钓尺鲤肥。

芦花卧秋风,柳带摇春晖。

寄言宣城守,何必天际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