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白沙诸友(其一)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

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

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留别白沙诸友》之一,表达的是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中通过“频年接歌笑”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和欢聚时光,而“谁忍隔音形”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割舍。接着,“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两句,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离别的事实,但这种离别却让诗人更加怀念与友人的相聚时刻。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形象地描绘了分别的场景,春日的船只已经驶向远方,清晨的钟声也在催促着旅程的开始,预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最后,“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渴望,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次与友人共赏夜晚的潮声,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无奈,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相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留别白沙诸友(其二)

雨暗长江日,钟动寒城曙。

居人息深阁,游子行多露。

冥冥见烟花,暧暧想云树。

不道绝游从,晨昏自难度。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杂诗(其四)

天地有常运,阴阳无定端。

夏虫时不永,安睹岁月迁。

嗟我在世中,倏忽已华颠。

何能得仙诀,拾取朝霞餐。

蓬莱去此近,欲往无由缘。

从今弃诸事,尽付悟真篇。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杂诗(其五)

秦灰未遽冷,于古何所稽。

前行有衢路,往往变岩崖。

我来一问津,感叹伤人怀。

是道在天地,大可六合弥。

诸儒拾煨烬,破裂日愈离。

遂令高世才,放荡莫控羁。

时无洛中叟,此事谅终亏。

形式: 古风

和渊明饮酒(其一)

幽兰在浚谷,众卉没其英。

清风一吹拂,卓然见高情。

万物皆有时,泰至否自倾。

蛰雷声久閟,未必先春鸣。

有酒且欢酌,何用叹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