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尘不敢下相干,闇脉傍应润牡丹。
心任短长投玉绠,底须三五映金盘。
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
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朋友宅院风光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飞尘不敢下相干”,开篇即以洁净无染的意境展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致,仿佛连尘埃都不愿打扰这份清幽。接着,“闇脉傍应润牡丹”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牡丹在微风细雨中的姿态,显得格外娇嫩。
“心任短长投玉绠”,这里的“心”字用得极妙,既可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也可视作花间蜂舞之物。它将自己的身躯随意地投入到那如同玉质般纯洁的水流中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亲和与融合。
“底须三五映金盘”,这句话则描绘了一种深藏而不露的美丽,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珍贵之物正悄然散发光彩。
“神工旧制泓澄在”表明这一切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而非人力所能为。接着,“天泽时加潋滟寒”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中景物不仅美丽,而且还承受着上天恩泽的滋润,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追忆和尊崇,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站在高处凝望,心中充满深沉思绪的情怀。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已得浮生到老闲,且将新句拟玄关。
自知清兴来无尽,谁道淳风去不还。
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
此心终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暮山。
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
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
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
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
风涛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处惊鸿起,孤舟趁月行。
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园近郡城。
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
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
彻曙都忘寝,虚窗日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