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清风为扫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选择在竹林深处,依傍岩石建造茅舍,巧妙地利用了竹林的疏密,既与外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又能隐约望见远处的村落,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

“闲眠尽日无人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悠闲与孤独。整日独处,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陪伴。这种状态,既是逃避尘嚣的选择,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自有清风为扫门”,则赋予了自然以灵性,清风仿佛是诗人的朋友,主动前来为他清扫门户,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界的默契与融合。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清风扫门,更寓意了心灵上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18)

释显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溪口广慈院

五马重来溪口寺,惟将属吏与门僧。

盘云野径行千里,送目危台上百层。

岩桧影寒犹带雪,溪流声涩未销冰。

寻常地远无因到,空愧躬良二老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一)三生像

胜域将垂迹,先闻钟梵声。

术陀犹未降,宣老已三生。

山接天门险,岩开月殿明。

善财何处去,楼阁自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二)三层阁

像身高百尺,阁道耸三层。

欲得亲瞻向,还须最上登。

烟霞封宝墄,星斗挂觚棱。

已自甘香火,人閒去不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三)隐岳岩

融结自何时,曾为几陵谷。

不见昔贤踪,空遗此岩腹。

一径斸烟蓁,千里老云木。

寻常人到稀,虎豹暗栖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