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次张凝道韵

足趼尘嚣,目厌纷华,扰扰蜂蝶。

击壶未了长歌,又听阳关三叠。

平生湖海,可怜牢落新丰,蓬山回首烟霞隔。

鹏鴳不同天,任焦明蚊睫。愁绝。

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

俯仰金台,陈迹千年谁接。

天空秋老,倚阑南北悠悠,暮云汀树人长别。

想见苦吟诗,满吴江枫叶。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翻译

双脚磨破尘世喧嚣,眼睛看腻繁华景象,纷乱的蜂蝶忙碌不停。
饮酒击壶的歌声未歇,又听见《阳关三叠》的离别曲。
一生漂泊江湖,可怜如今困顿新丰,如蓬莱仙境般遥不可及。
大鹏与燕雀天各一方,任凭明火烧灼眼睫毛,愁绪难解。
停下酒杯,询问天地日月,它们已照耀过多少次东升西落。
俯瞰金台遗迹,千年往事有谁继承?
秋天的天空苍茫,倚着栏杆,南北相望,傍晚的云和汀洲的树木见证着长久的离别。
想象中,你独自苦吟诗歌,满眼是吴江边的红枫叶。

注释

趼:脚底的老茧。
嚣:喧闹。
纷华:繁华景象。
蜂蝶:比喻忙碌的人。
阳关三叠:古代送别的歌曲。
牢落:困顿、不得志。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此处指远方。
鹏鴳:大鹏和燕雀,象征高远与平凡。
焦明:形容火势炽烈。
羲娥: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和月亮女神。
金台:泛指华丽的宫殿或楼台。
悠悠:漫长、遥远。
苦吟:刻苦地吟诗。
吴江:地名,在今江苏苏州一带。

鉴赏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石州慢·次张凝道韵》描绘了一幅都市喧嚣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诗人身处尘世纷扰,足下磨破鞋底,眼中厌倦繁华,感叹自己如同忙碌的蜂蝶,生活忙碌而不得宁静。音乐声中,他听到离别的《阳关三叠》,不禁想起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如同新丰的失意之人,与蓬莱仙境遥不可及。

诗人感慨自己与那些如鹏鸟般翱翔天际的人相去甚远,即使面对困境,也只好忍受眼前如蚊睫般的焦明。他的愁绪深重,向日月星辰发问,不知生命轮回已几度更替。他站在金台之上,追忆过往,感叹千年历史的沧桑变迁,秋天的天空下,他倚栏远眺,心中充满无尽的离愁,仿佛与汀树边的暮云和别离的人永别。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吴江边苦吟诗歌,满眼皆是红枫,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词以个人的遭遇和感受,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441)

许有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字:可用
  •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1286~1364

相关古诗词

石州慢.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

官冷坐无毡,任齑盐朝暮。今古。

男儿万里封侯,休叹云萍羁旅。

我亦苍黄,明日携书北去。

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

画出断肠时,满斜阳烟树。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如梦令

谁把清风领受。寻得岁寒心友。

霜月玉亭亭,恰似老夫诗瘦。诗瘦。诗瘦。

无柰碧云怀旧。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

桃李东风不耐。好在西山如黛。

杖策看山来,正尔青青相待。无柰。无柰。

却被暮云妨碍。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

墙角黄葵都谢。开到玉簪花也。

老子恰知秋,风露一庭清夜。潇洒。潇洒。

高卧碧纱窗下。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