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

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

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

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

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

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

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海上的云彩渐渐收敛,太清楼上极目远眺,满眼都是秋天的景色。
明亮的月亮穿过云层,城市和山水清晰可见。
美好的夜晚漫长而宁静,西风吹过,银河中的冰轮倾斜。
云霓飘渺,仿佛广寒宫中的笛声悠扬。
月光偏照在紫色的仙境和玉质的宫殿上,翠绿的轻烟弥漫,分不清南北。
在这天上人间交汇的地方,或许有乘风而来的归客。
露珠如金盘般洒落,带来清凉,大地铺满了洁白的新霜。
在高高的画檐下,清冷的赏月之景悬挂在空中。

注释

敛:收敛。
太清楼:楼名,可能指仙境或高阁。
一天秋色:满眼秋色。
历历:清晰可见。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银汉:银河。
广寒宫殿:月宫。
紫府瑶台:神话中的仙界宫殿。
翠霭:青绿色的雾气。
乘风归客:乘风而来的仙人或归乡者。
金盘:比喻露珠。
玉宇:玉制的宫殿,指月宫。
虚碧:形容天空清澈如碧玉。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念奴娇·海云四敛》,展现了诗人在秋夜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与孤独。全诗以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山川城郭景致。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 这两句通过对远方海云聚集与高楼上眺望的描述,传递了诗人胸中宽广而深远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个清朗明月之下,山川城郭一览无余的秋夜景象,并通过“良夜悠悠”与“西风袅袅”的叠字词语,表达出诗人在静谧夜晚中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 这部分通过对音乐和宫殿景色的描绘,以及“偏照”与“翠霭”的意象,增添了诗中的艺术氛围。

"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最后几句则以“凝望”与“乘风归客”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通过对露水、霜雪与酒宴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构建了一幅秋夜思念图,让人读来不禁沉醉于诗人的深情与孤独之中。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

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

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

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

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

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

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张仲钦提刑行边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

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

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

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

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

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

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四)再和

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

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

粉省香浓,宫床锦重,更把丝絇结。

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热。

还记岭海相从,长松千丈,映我秋竿节。

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莼鲙。

白头亲望真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三)欲雪呈朱漕元顺

朔风吹雨,送凄凉天气,垂垂欲雪。

万里南荒云雾满,弱水蓬莱相接。

冻合龙冈,寒侵铜柱,碧海冰澌结。

凭高一笑,问君何处炎热。

家在楚尾吴头,归期犹未,对此惊时节。

忆得年时貂帽暖,铁马千群观猎。

狐兔成车,笙歌震地,归踏层城月。

持杯且醉,不须北望凄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