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采莲曲

长安女儿淑且浓,日日采莲溪水中。

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

溪中荷花深几许,溪上时时闻笑语。

红酣绿缛不见人,应在荷花更深处。

归时夜凉溪水清,扣舷踏歌荡桨行。

荷叶盖头花㔩鬓,溪上月明潮已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采莲曲》由元代诗人刘致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景。诗中以长安的女儿为主角,展现了她们在溪水中采莲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美感。

首句“长安女儿淑且浓”,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气质,暗示了她们的美丽与优雅。接着,“日日采莲溪水中”描绘了她们日常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劳动的辛劳与生活的节奏。

“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采莲女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对美的追求。她们将荷花插入发间,对着溪水自照,仿佛要与荷花一比高下,展现出了女性的自信与美丽。

“溪中荷花深几许,溪上时时闻笑语”则进一步渲染了采莲的欢乐氛围,溪水中的荷花似乎也成了欢乐的见证者,而“红酣绿缛不见人,应在荷花更深处”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现了荷花的繁茂,又暗示了采莲女们的身影隐藏其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最后,“归时夜凉溪水清,扣舷踏歌荡桨行。荷叶盖头花㔩鬓,溪上月明潮已平”四句,描绘了采莲女们归途中的情景。夜幕降临,溪水清澈,她们轻拍船舷,踏着歌声,荡起双桨,荷叶覆盖着她们的头,花朵装饰着她们的鬓发,月光洒满溪面,潮水已经退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采莲女们的勤劳与美丽,也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情感的共鸣。

收录诗词(11)

刘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父刘彦文,仕为郴州录事、广州怀集令

  • 字:时中
  • 号:逋斋
  • 籍贯:石州宁乡(今山西中阳)
  • 生卒年:?~1335至1338间

相关古诗词

望夫石

望夫山头日欲颓,望夫山下江声哀。

山头日日风雨恶,江上不见行人回。

空山亭亭几朝暮,独记行人去时路。

知君渡河长不归,恨不当年逐君去。

此身化石千仞矶,石犹可转心不移。

长江水涸黄埃飞,行人应有归来时。

形式: 古风

姑苏台

麋鹿应知易代频,《吴趋》谁唱不堪闻。

捧心台暗梨花月,抉目门深薜荔云。

江阅水犀欧冶剑,气腾金虎阖庐坟。

计然己死鸱夷逝,寂寞五湖西日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燕中怀古

荆卿坟上草离离,郭隗台前对落晖。

战国山河秋气肃,中原豪杰晓星稀。

乾坤纳纳无人识,南北年年有雁飞。

谁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感秋六首(其一)

南风久不作,嚣祲曀中天。

龙文裹羸牸,熊貙散如烟。

万蚁赴坠蝶,捷于下泷船。

谁当昭若蒙,冻□栖枯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