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望夫山头的深情等待与思念之情。首句“望夫山头日欲颓”以夕阳西下之景渲染出一种凄凉与无奈,暗示了等待的漫长与无尽。接着,“望夫山下江声哀”通过江水的哀鸣,进一步强化了等待的孤独与痛苦。
“山头日日风雨恶,江上不见行人回”两句,将自然界的恶劣环境与女子内心的煎熬相映衬,表现了等待的艰难与绝望。而“空山亭亭几朝暮,独记行人去时路”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记忆的反复回想,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与不舍。
“知君渡河长不归,恨不当年逐君去”表达了女子对丈夫长久未归的遗憾与怨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未能陪伴丈夫的后悔。最后,“此身化石千仞矶,石犹可转心不移。长江水涸黄埃飞,行人应有归来时”则以女子化为石像,即使历经沧桑,心仍不变,象征着她对丈夫永恒的爱与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