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邓州杜侍郎

南阳老幼如云屯,连日城东候使君。

后者排前旁捷出,争先见面作慇勤。

六年重来已白发,一日再见回青春。

道傍过者怪相问,共言杜母真吾亲。

使君虽老心尚壮,文采风流诸谢上。

名家从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

我昔卧病老彭城,画船鸣鼓千里行。

致书馈奠初未识,丁宁劳苦如平生。

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还得否。

忘年屈势不虚辱,公自为德吾何取。

菊潭之水甘且洁,潭上秋花照山白。

请公酌此寿百年,奕奕长为此邦伯。

孰先一州后四方,重金叠盖登庙堂。

请从今日至云来,月三十斛输洛阳。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阳的老少如同云聚集,连续多日在城东等候使君。
后辈挤上前,快速出来,争着与他相见,表现出热情。
六年重访,我已经白发苍苍,再次相见仿佛回到青春。
路旁行人惊讶地询问,他们都说杜母真是我们的亲人。
虽然使君年迈,但内心依旧充满活力,文采风度超越谢氏。
他是自古以来闻名的杜陵人,如今德高望重,如同长辈。
我曾病重在彭城,画船鼓声中远行千里。
起初并未认识您,您的关怀和辛劳如同平生一样。
人们说这样的事现在罕见,是否能在古人中找到呢。
忘却年龄差异,屈尊相待并非虚荣,您的美德让我敬仰。
菊花潭水甘甜洁净,秋天的花朵映照着山色洁白。
请以此菊花潭水祝您长寿百年,长久担任此地的长官。
是先治理一州再扩展四方,还是登上庙堂接受重金厚礼。
从今天开始直到未来,每月三十斛粮食运往洛阳。

注释

南阳:地名。
候使君:等候官员。
排:挤出。
慇勤:热情。
白发:头发变白。
青春:年轻。
杜母:对官员的尊称。
真吾亲:如同亲人。
心尚壮:内心依然强大。
诸谢上:超过谢家。
杜陵人:杜陵出身的人。
丈人行:德高望重的人。
彭城:地名。
千里行:长途跋涉。
馈奠:赠送祭品。
丁宁劳苦:细心照料。
古人中求:在古人中寻找。
得否:能否找到。
忘年:忘记年龄差距。
屈势:屈尊。
菊潭:菊花潭。
寿百年:祝寿百年。
奕奕:显赫的样子。
邦伯:地方长官。
一州后四方:先治一州再扩展四方。
庙堂:朝廷。
云来:未来。
输洛阳:运往洛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邓州杜侍郎》,通过对邓州杜侍郎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愿。诗中首先写到南阳百姓簇拥迎接杜侍郎的场景,显示出他的深受爱戴。接着,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六年重逢,侍郎已显老态,但相见时却仿佛回到了青春。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杜母一般亲近。

诗人称赞杜侍郎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依旧旺盛,才情出众,堪比古代名士。他还回忆起自己在彭城患病时,杜侍郎千里迢迢送书慰问,这份深情厚意如同对待平生好友。诗人感叹这种忘年交的真诚,认为侍郎的美德无人能及,表达了对他的敬佩。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祝愿侍郎长寿,并以菊潭清澈的水和秋花为喻,邀请他畅饮以祝寿,希望他长久担任地方长官,造福一方。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侍郎未来仕途的期待,愿他步步高升,直至庙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叙事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杜侍郎的敬仰和深厚的友情,也寓含了对杜侍郎高尚品德的赞美。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寄外舅郭大夫二首(其二)

丈人鲁诸生,明刑如皋陶。

幸宽右顾忧,未惜一身遥。

西南万里行,可以断绳桥。

慎勿用惠文,神母仁如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寄邢和叔

昔作梁宋游,幽忧废朝昏。

闭门无往还,不厌儿女喧。

隔墙闻剥啄,暮夜谁扣门。

知是邢夫子,低回过高轩。

愿为布衣交,不顾年德尊。

匆匆立谈罢,又见东南奔。

江湖多病后,仅免饷鱼鼋。

久废数行书,因人问寒暄。

但爱孤山西,松筠数家村。

便欲筑居室,插秧仍灌园。

生前不自爱,身后何足论。

草玄笑扬雄,赞易悲虞翻。

文章徒自苦,纸笔莫更存。

却寻南郭老,隐几学忘言。

他日宦游客,误入桃花源。

苇间见渔父,谁识王公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寄侍读苏尚书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馀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壶头。

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参寥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

惟于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

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

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

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

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

会逢万里风,一系五湖船。

酌我岩下水,咽子山中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