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于龙井辩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

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

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海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纹,像犀牛角打磨得光滑无比。
一轮半圆的月亮映照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如同一块镶嵌在水中的犀璧,天空中的云彩也仿佛被清澈的海水映照得明亮。

注释

罗细:形容海面非常平静。
无纹:没有波纹。
角浪平:犀牛角般的平整海浪。
半丸:半圆形的。
犀璧:比喻明亮的月牙或光滑如犀牛角的物体。
浦云泓:海边的天空云彩清澈如镜。
午窗:午后窗户边。
睡起:睡醒后。
人初静:周围环境开始安静下来。
时听:偶尔听到。
西风:秋风或者偏西的风。
拉瑟声:瑟瑟的声音,可能是风吹过树叶或水面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午后图景。"罗细无纹角浪平"中,“罗”指的是窗棂,"细无纹"形容光线穿过窗棂投射在水面上的影子,既细腻又没有丝毫杂乱之感,而“角浪平”则是对夏日湖面的描写,波澜不兴,平静得如同镜面。"半丸犀璧浦云泓"里的“半丸犀璧”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得的歙砚,其形状饱满而端庄,“浦云泓”则是对自然景致的描绘,水边云蒸霞蔚,一片湿润之气。

午后时分,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周围环境异常静谧。"时听西风拉瑟声"里的“时听”表示偶尔听到,“西风拉瑟声”则是对夏日微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声音的描写,这种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使人感到一股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午后时光,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在得到了歙砚之后的喜悦心情,这块奇石不仅是写作的工具,更是激发灵感的源泉。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

夜光不自献,天骥良难知。

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贤哉江东守,收此幕中奇。

无华岂易识,既得不自随。

留君望此府,助我怜其衰。

二年促膝语,一旦长揖辞。

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去此当安从,失君徒自悲。

念君瑚琏质,当今台阁宜。

去矣会有合,岂当怀其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题梅宣义园亭

仙人子真后,还隐吴市门。

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

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

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

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敝庐虽尚在,小圃谁当樊。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

爱子幸僚友,久要疑弟昆。

明年过君西,饮我空瓶盆。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一)

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

至今诗礼将,独数武、宣臣。

材大虽难用,时来亦少信。

高平风烈在,威敏典刑新。

空试乘边策,宁留相汉身。

凄凉旧部曲,泪湿冢前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二)

云梦连江雨,樊山落木秋。

公方占贾鵩,我正买龚牛。

共有江湖乐,俱怀畎亩忧。

荆溪欲归老,浮玉偶同游。

肮脏仪刑在,惊呼岁月遒。

回头杂歌哭,挽语不成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