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智威偈(其二)

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形式: 偈颂

翻译

空无并非无物,个体与自我如何安放其中。
无须遏制虚妄情感,即可乘上智慧之舟。

注释

虚无:指空无一切的状态,哲学中常指超越有无的概念。
实体:这里指一种真实存在的状态或本体。
人我:人指个体,我指自我意识或主体性。
何所存:哪里存在,指在虚无中找不到定位。
妄情:虚妄不实的情感或欲望。
不须息:不需要抑制或停止。
即:立即,直接。
汎:同‘泛’,航行、乘的意思。
般若船:般若指大智慧,船比喻能渡人到达彼岸(开悟)的手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慧忠所作,名为《答智威偈(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探讨哲学和宗教的深奥问题,通过对“虚无”与“实体”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我位置和存在状态的困惑。

“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这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即使是在空无一物的境界中,也依然有某种真实存在的东西,而这种存在让人我感到迷茫,不知自己的立足之地。这里的“虚无”可能指的是佛家中的“空”,而“实体”则是对这个“空”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在这句中,“妄情”指的是那些迷惑心灵的情绪和欲望,诗人主张这些迷乱的情感不需要被压制或是停止,因为它们如同漂浮不定的舟船,是通往智慧之门的“般若波罗蜜”,即是大乘佛教中的六度之一,代表智慧。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宗教修为和哲学思考,以及他对于心灵解脱的追求。通过这种独特的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

慧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释僧肇

般若唯绝凿,涅槃固无名。

先贤未始觉,之子唱希声。

秦王嗟理诣,童寿揖词清。

徽音闻庐岳,精难动中京。

适验方袍里,奇才复挺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

木落树萧椮,水清流㵳寂。

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

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

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

傍岭竹参差,缘崖藤幂䍥。

行行极幽邃,去去逾空寂。

果值息心侣,乔枝方挂锡。

围绕悉栴檀,纯良岂沙砾。

妙法诚无比,深经解怨敌。

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

慧刀幸已逢,疑网于焉析。

岂直却烦恼,方期拯沈溺。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如蒙一被服,方堪称福田。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