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草歌送卢判官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

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

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

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

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

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依独戎。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

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

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早早地来到江边,江面上满是芳香的青草。
各种花草如蘼芜和杜蘅交织,形成一片繁茂的景象,仿佛要围拢生长。
它们蔓延在遥远的沼泽,经受着雨水的洗礼,有的深藏于烟雾中,有的清晰可见。
目光迷茫,增添了忧愁,脚步缓慢,似乎适合采摘这些花草。
在澧水的岸边,湘江的河畔,我思念着你,如同送别美丽的女子。
你将踏上吴洲曲折的小路,前往楚国的乡间,那里的孤城独自屹立。
新月在露水中闪烁,夕阳映照着无尽的天际。
请问你的行程将去往何方?停留的日子在风日中显得漫长。
每处水边的洲渚都有芬芳的草,但你怎能不怀念归来的日子呢?

注释

皋:江边。
芳草:香草。
蘼芜:一种香草。
杜蘅:又名杜若,也是一种香草。
遥隰:遥远的沼泽。
淹泊:停留,滞留。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尊称,这里指思念的人。
归期:回归的日期。

鉴赏

诗人通过对早春江景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江水边缘在早春时节,生机勃勃,花草竞相开放,营造出一片生动鲜活的画面。

接着,"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细致刻画了江岸上的花草,杂乱中显露出它们各自的姿色。这里的“作”字有着力求完美、生长旺盛之意,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强烈展现。

"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两句则转向气氛描写,通过对雨和烟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朦胧、深远的意境。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心中的愁绪和迷离。

"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两句则切入个人情感,通过对视线模糊和行动迟缓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舍。

以下几句"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依独戎。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诗人通过对地理位置的点缀和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最后两句"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则回到了江景,但这次是通过诗人内心的反映,强调了每个地方都有美好的风光,却也提醒着远行的人不要忘记归期。

整首诗歌以春日江景为背景,以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情为主线索,展开了一幅既包含自然美好,又蕴含人间哀愁的画卷。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

使君爱人兼爱山,时引双旌万木间。

政成人野皆不扰,遂令法侣性安闲。

形式: 古风

沣水送郑鄠县读书

麦秋中夏凉风起,送君西郊及沣水。

孤烟远树动离心,隔岸江流若千里。

早年江海谢浮名,此路云山惬尔情。

上古全经皆在口,秦人如见济南生。

形式: 古风

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

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秋夜戏题刘方平壁

鸿悲月白时将谢,正可招寻惜遥夜。

翠帐兰房曲且深,宁知户外清霜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