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其二)继莲畦为江藩,与端督龃龉。朝命移甘肃,于道令权皖抚,故为此词

一角钟山,朝朝拄笏,宦情不如归兴。

君恩容卧治,且饶与、皋兰轺乘。公才须称。

喜六旆红停,皖山青映。

新开府,早秋衙鼓,雁声遥应。还认。

油幕看人,问故人别后,好风谁赠。

白蘋江上句,料难共、吴兴争胜。戟门香凝。

有得意诗篇,赏心图帧。

君知否、楚云楼阁,有人闲凭。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场与归隐之间的心境画面。"一角钟山"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每天早晨他都仿佛在山脚下支撑着笏板,感叹宦海生涯不如归乡之情。"君恩容卧治"表达了他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但也流露出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期待能乘坐轻便的车辆游览皋兰山水。

"六旆红停,皖山青映"描绘了行进中的队伍在美景中暂停,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公务的暂时放下。"新开府,早秋衙鼓,雁声遥应"进一步渲染了新任地方官职的氛围,但诗人的心思似乎更倾向于与自然和旧友的交流。

"油幕看人,问故人别后,好风谁赠"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白蘋江上句,料难共、吴兴争胜"暗示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文采较量,即使身在异地,也难以忘怀过去的文墨之乐。

"戟门香凝,有得意诗篇,赏心图帧"描述了诗人寓居新地的惬意生活,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诗篇和画卷。最后,诗人以"有人闲凭"收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在楚云楼阁之上,独自品味这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的留恋,又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王闿运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戊申元宵,赠陈甥邓婿

镫喧月静,好元宵景色,绿梅香透。

玉镜银阶千万影,箫管曲长催酒。

夜已三更,花迷五色,换烛添香又。

记曾寻句,六街春景如绣。

恰是月转回廊,照星星华发,年光非旧。

旧日儿童今老大,憔悴青衫短袖。

斫地休歌,恼人无寐,此夜真孤负。

忘情一笑,依然傍花随柳。

形式:

玉漏迟(其一)滋摘蚕豆寄窊,为作一词,索才女和

好春蚕事早。竹外篱边,豆花香了。

自挈筠笼,摘得绿珠远小。

城里新开菜市,应不比、家园风调。樱笋较。

甘芳略胜,点盐刚好。

曾闻峡口逢仙,说姊妹相携,世尘难到。

近日相煎,怕被豆根诗恼。寄与尝新一笑。

想念我、晨妆眉扫。风露晓。园中芥荃将老。

形式:

玉漏迟(其二)为滋和代懿作

和章来不早。又碧池深涨,绿荷开了。

消夏闲吟,正拂浣花笺小。

军将打门传送,刚谱得、红闺新调。

谁唱定风波,墨向盾头磨好。

堪怜十四琼枝,似四折瓜稀,仙凡颠倒。

且向深山,聊避六根烦恼。偶得开颜一笑。

便一斗胸中尘扫。清镜晓。提防玉关人老。

形式:

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

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