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十五)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绝项作台新成,与客赏月作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

下临湖海见三州。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

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

忽惊河汉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叶梦得的《临江仙·其十五》。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赏月之乐的诗句,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这两句通过对山峦连绵、湖海辽阔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自然画卷。诗人站在高处,对着眼前的景色产生了“不知空水相浮”的迷离感,这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审美体验,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来体会宇宙之大和自身之渺小。

“下临湖海见三州。”诗人从高处远望,可以看到三州的地貌,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视野,也映射出其胸怀广阔的心境。

“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夕阳的余晖洒在晚景之中,诗人因这美丽的景色而稍作停留。这一句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不舍的感情,也反映了诗人对旅行生活的享受。

“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当微云散去,天空变得更加开阔,这次旅行因而没有辜负这清秋佳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和自然美景的满足与喜悦。

“忽惊河汉近人流。”这一句突兀地发现星河(银河)似乎近在咫尺,连接着人间的河流,这种意象既奇妙又富有哲理,暗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诗人轻松地找到了一条通向蓝天之路,并对此表示出一种豁达和自在。最后“一笑倚琼楼”则是诗人心境的写照,他在这座精致的建筑物上放松地享受着美好时光,流露出一丝超脱尘世的微笑。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豁达、自在的心态,以及他对于旅行、月夜之乐的深切体验。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十三)癸卯次葛鲁卿法华山曲水劝酒

山半飞泉鸣玉佩,回波倒卷粼粼。

解巾聊濯十年尘。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

不辞常作坐中宾。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四)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

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

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与客湖上饮归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敧枕,檐影挂星河。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其三)癸卯,种梅于西岩,地瘦难立,石间无花开。今岁十一月,辄先开数枝,喜之,为赋

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

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

绝绝照琼瑰。孤负芳心巧剪裁。

应恐练裙惊缟夜,残杯。且放疏枝待我来。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