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其二)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我一生都因文字所累,这次离去,名声不再追求高升。
即使将来能回到边塞,也不再与年轻人争斗虚名。
辞官后的我在彭泽贫困无酒,像维摩诘一样病中还有妻子相伴。
可笑的是,睢阳的老朋友为了我,竟拿着檄文前往江西。

注释

文字:文字。
声名:名声。
纵归:即使回归。
斗:争斗。
休官:辞官。
彭泽:地名,指陶渊明曾居住的彭泽县。
维摩:佛教人物,以忍辱负重著称。
从事:官职名称,僚属。
投檄:投递公文。
江西:古代行政区划,今江西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虑和对过去文字生活的反思。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文字创作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以及他对于未来的名声持有谦逊态度,不再追求过高的声誉。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境,诗人似乎已经放下了对功名和物质的欲望,只是安然享受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在退职后面临的困窘情况,无酒可饮,且身患疾病,但仍有妻子相依为伴。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自嘲和对未来某种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准备放下一切,向着江西方向前行,寻求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苏轼在官场浮沉后对于个人价值、社会地位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的内心世界复杂而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反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放手。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

白酒无声滑泻油,醉行堤上散吾愁。

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

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难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馀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一)

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

方忧集暮雪,复喜迎朝暾。

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

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

三径瑶草合,一瓶井花温。

至今行吟处,尚馀履舄痕。

一朝出从仕,永愧李仲元。

晚岁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山城买废圃,槁叶手自掀。

长使齐安人,指说故侯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二)

铅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

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

谁知忧患中,方寸寓羲轩。

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平生学踵息,坐觉两?温。

下马作雪诗,满地鞭箠痕。

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

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

踪迹尚可原,窟穴何足掀。

寄谢李丞相,吾将反丘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