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

白酒无声滑泻油,醉行堤上散吾愁。

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

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清酒悄然流淌如油,我在堤上醉步消解忧愁。
春风吹过微寒如羊角旋转,河水悠悠似瓜蔓流淌。
你已在梦中回到巴峡,我却还未到达黄州之地。
人生聚散无常何时了,我不愿像楚囚般悲歌。

注释

白酒:清酒。
无声:悄然。
滑泻:流淌。
油:如油。
醉行:醉步。
堤上:堤边。
散:消解。
吾愁:我的忧愁。
春风:春风吹过。
料峭:微寒。
羊角转:如羊角旋转。
河水:河水。
渺绵:悠悠。
瓜蔓流:似瓜蔓流淌。
君:你。
思归:梦中回乡。
梦巴峡:回到巴峡。
我能:我却。
未到:还未到达。
说黄州:说到黄州。
此身:此生。
聚散:聚散无常。
何穷已:何时了。
未忍:不愿。
悲歌:悲凉的歌。
学楚囚:像楚囚般。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陈州相聚饮酒、临别时的愉悦心情和淡淡离愁。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风格。

首句“白酒无声滑泻油”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酒的醇厚与流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感染力。接着“醉行堤上散吾愁”,诗人借醉酒之际,漫步在河堤上,将心中的忧虑随着春风和河水一同消散。

“春风料峭羊角转”中,“料峭”形容春风的清新而有力,而“羊角转”则是比喻春天草木生长之象,生动地描绘出初春时节。紧接着“河水渺绵瓜蔓流”,用“渺绵”二字形容河水的悠长而又柔和,与上句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氛围。

诗人随后转向友人的离别感怀,“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的归途的关切,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尚未到达黄州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聚散难免的一种哲理思考。这里的“楚囚”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屈原,其《离骚》表达了深沉的忧愁和对故土的思念,而苏轼以此自况,显示出他内心深处对于人生聚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豁达、超然的心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难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馀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一)

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

方忧集暮雪,复喜迎朝暾。

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

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

三径瑶草合,一瓶井花温。

至今行吟处,尚馀履舄痕。

一朝出从仕,永愧李仲元。

晚岁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山城买废圃,槁叶手自掀。

长使齐安人,指说故侯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二)

铅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

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

谁知忧患中,方寸寓羲轩。

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平生学踵息,坐觉两?温。

下马作雪诗,满地鞭箠痕。

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

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

踪迹尚可原,窟穴何足掀。

寄谢李丞相,吾将反丘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

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为黑,桐柏烟横山半紫。

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

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

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

往虽不及来有年,诏恩倘许归田里。

却下关山入蔡州,为买乌犍三百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