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难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馀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先生您自己驱逐了客人,却还能同情被囚禁的楚人。
他疾驰两百里,直接来到这里宽慰我心中的忧虑。
相遇时我知道有所收获,您的智慧眼光清澈不俗。
分别至今不满一年,我已经消除了傲慢的气息。
感叹我晚些时候才领悟道理,如同孙休般谦逊地开启智慧。
至理难以长久接受,放纵的心难以自我约束。
领悟到善知识的教诲,就像找到对症的良药。
将这些道理置于困境中磨炼,用百日的忧虑打磨内心。
即使顽固不化,也能逐渐启发开导。
平日的各种杂念,一一去除不留痕迹。
只剩下与您共游的期待,永存心中。
这次告别算不得什么,大江两岸的景色足以宽慰。
畏惧毒蛇而不愿停留,睡足后我已无所求。
我愿意成为齐安的百姓,何必一定要回归故乡。

注释

夫子:指尊敬的老师。
逐客:驱逐宾客。
哀:同情。
楚囚:比喻受困的人。
奔驰:疾驰。
宽我忧:宽慰我的忧虑。
道眼:智慧的眼光。
清不流:清澈不俗。
孙休:三国时期吴国君主,以谦虚闻名。
至言:深刻的道理。
放心:放纵的心。
善知识:有智慧的人。
妙药:良药。
纳之:接受。
磨以百日愁:用忧虑磨炼。
冥顽:顽固。
镌发:启发。
次第去:逐一去除。
莫留:不留。
永与夫子游:永远与您相伴。
何足道:算不了什么。
东西州:大江两岸。
畏蛇:害怕毒蛇。
睡足吾无求:满足于现状。
齐安民:齐安的百姓。
故丘: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怀和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夫子自逐客”一句,即点出了苏轼自己主动去迎接远来的朋友,展现出对友谊的重视和急切。接着“尚能哀楚囚”则表明即便是身处困境,也不忘关心他人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表达了朋友间的情深义重,即使途远也要赶来相会,以解除彼此的忧愁。下文“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则描绘了友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和理解,不需多言,便能感同身受。

诗中还透露着苏轼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自我修养的过程,“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悟道较迟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道德修养的渴望和敬仰。“至言难久服,放心不自收”则是在说,即便是正确的道理,也需要时间去消化,而不能急于求成。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表达了对真知灼见之友的赞誉和珍视,“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则是在说将这份友情和道德修养融入生活中,通过长时间的磨练来化解烦恤。

最后“但馀无所还,永与夫子游”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情谊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无论身在何处,都愿与这份美好的情谊相伴而行。全诗流露出苏轼对友情的珍视,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一)

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

方忧集暮雪,复喜迎朝暾。

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

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

三径瑶草合,一瓶井花温。

至今行吟处,尚馀履舄痕。

一朝出从仕,永愧李仲元。

晚岁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山城买废圃,槁叶手自掀。

长使齐安人,指说故侯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二)

铅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

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

谁知忧患中,方寸寓羲轩。

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平生学踵息,坐觉两?温。

下马作雪诗,满地鞭箠痕。

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

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

踪迹尚可原,窟穴何足掀。

寄谢李丞相,吾将反丘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

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为黑,桐柏烟横山半紫。

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

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

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

往虽不及来有年,诏恩倘许归田里。

却下关山入蔡州,为买乌犍三百尾。

形式: 古风

过淮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

暮宿淮南村,已度千山赤。

麇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

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