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鹦鹉频伽知几只。音声和雅鸣朝夕。
演畅五根并五力。令人忆。心飞恨不身生翼。
从是西方十万亿。山长水远谁人识。
唯是观门归路直。真消息。坐澄劫水琉璃碧。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可旻的《渔家傲(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流露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鹦鹉频伽知几只。音声和雅鸣朝夕。"
这两句描写了鹦鹉的叫声,频繁而又有节奏,声音和谐悦耳,每天从早到晚都能听到这样的美妙音响。
"演畅五根并五力。令人忆。心飞恨不身生翼。"
这两句则表达了词人对鹦鹉自由飞翔的向往,五根指的是佛教中的五根,即信、进、念、定、慧;五力则是信力、进力等。诗人通过这些宗教术语,赞美鹦鹉不仅外形优雅,而且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接着表达了自己对飞翔的渴望,如果能长出翅膀,那该多好。
"从是西方十万亿。山长水远谁人识。"
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借用佛教的西方净土来表达一种遥远而难以企及的理想之地。山川相隔,遥不可及,这里的“谁人识”则是对这种美好但又渺茫的追求的一种感慨。
"唯是观门归路直。真消息。坐澄劫水琉璃碧。"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一切才是真正的消息。而“坐澄劫水琉璃碧”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居所,那里的水清澈如同琉璃一般的蓝色,显示出词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鹦鹉的形象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一种感慨。
不详
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
佛念一声分一镪。声才响。一声一佛虚空上。
八万四千奇妙相。光明寿命皆无量。
金色臂垂千万丈。鹅王掌。誓来迎接归安养。
佛赞西方经现在。广长舌相三千界。
为要众生生信解。临终迈。不修净业犹何待。
七宝池塘波一派。莲华朵朵车轮大。
华内托生真自在。分三辈。阿鞞跋致长无退。
西望乐邦云杳隔。一钩新月弯弯白。
意欲往生何计策。劳魂魄。弥陀一念声千百。
金殿玉楼为屋宅。七重行树强松柏。
华里托生非血脉。真高格。乐天不是蓬莱客。
休纵心猿驰意马。牢将系念绳头把。
说破十疑因智者。争传写。庐山又结莲华社。
十八大贤居会下。功成五色云西驾。
诸上善人都在那。相迎迓。聚头只说无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