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十二)

西望乐邦云杳隔。一钩新月弯弯白。

意欲往生何计策。劳魂魄。弥陀一念声千百。

金殿玉楼为屋宅。七重行树强松柏。

华里托生非血脉。真高格。乐天不是蓬莱客。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可旻的《渔家傲·其十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尘世烦恼的超脱。

"西望乐邦云杳隔",这里的“乐邦”指代的是仙境或美好之地,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美好世界的憧憬,但又被现实的障碍所阻隔。接下来的"一钩新月弯弯白"描绘了一轮明月如同挂钩般悬挂于空中,形状优美而且清澈,这里可能暗喻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欲往生何计策。劳魂魄"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现世的愿望,但又感到无从着手,因为在尘世间,人的精神总是受到种种束缚和磨难。下面的"弥陀一念声千百"中的“弥陀”指的是佛教中的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这里诗人通过对佛的称颂,表达了自己对于心灵解脱和精神寄托的渴望。

"金殿玉楼为屋宅。七重行树强松柏"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这里的“金殿玉楼”象征着高贵和纯净,而“七重行树强松柏”则形容了仙境中的树木繁茂,坚固不拔。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理想家园的向往。

"华里托生非血脉。真高格"这里的“华里”指的是美好的地方,“托生”即寄托生命,而“非血脉”则强调这种寄托不是基于血缘或世俗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高洁境界的渴望。

最后的"乐天不是蓬莱客"中,“蓬莱客”指的是来往于仙境的人物,这里诗人自称“乐天”,意味着他已经达到了心灵上的解脱,与世俗隔绝,享受着精神世界的自由和快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和追求,以及对于尘世烦恼的超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20)

可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其十五)

休纵心猿驰意马。牢将系念绳头把。

说破十疑因智者。争传写。庐山又结莲华社。

十八大贤居会下。功成五色云西驾。

诸上善人都在那。相迎迓。聚头只说无生话。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六)

清净乐邦吾本郡。娑婆流浪因贪吝。

冉冉思归霜入鬓。深嗟恨。塞鸿不解传音信。

落日尽边沙隐隐。向西望处归应近。

天乐是时相接引。宜精进。紫金台上谁无分。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七)

理性本来长自在。灵通昭彻光无碍。

因被无明风恼害。真如海。等闲吹动波千派。

五蕴山头云叆叇。遮藏心月无光彩。

六贼会须知悔改。除贪爱。刹那跳出娑婆界。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一)

人世罪冤知底数。前程不是无冥府。

争似静焚香一炷。无行住。声声称念弥陀父。

罪业尽消生有处。弥陀愿力堪凭据。

十念一心存旦暮。西方路。功成足步红莲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