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十五)

休纵心猿驰意马。牢将系念绳头把。

说破十疑因智者。争传写。庐山又结莲华社。

十八大贤居会下。功成五色云西驾。

诸上善人都在那。相迎迓。聚头只说无生话。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可旻的《渔家傲·其十五》。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休纵心猿驰意马"一句,通过比喻的心猿(猿猱,形容心神不定)和意马(比喻奔放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控制住自己飘忽不定的思绪,寻求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牢将系念绳头把"则是强调要用坚固的心灵之绳,将自己的情感和念头紧紧地系在心中,避免任意漂泊。

第三句"说破十疑因智者",透露出诗人希望通过智慧的力量,解开所有的困惑和疑问。这里的"智者"很可能指的是能够理解和感知生命真谛的人。

"争传写"一句则表明了对于这种理解和感悟的珍贵,人们都急于记录下来,不愿错过。

以下几句"庐山又结莲华社。十八大贤居会下。功成五色云西驾。诸上善人都在那"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莲花社团聚集,十八位大德高僧在此修行,完成了他们的精神追求,然后乘坐五色祥云西去。所有品性高尚、道德卓越的人都汇聚于此。

最后两句"相迎迓。聚头只说无生话"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愿望。在这样的仙境中,人们不再有世俗的烦恼,只谈论永恒和生命的深奥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描绘,以及对精神自由和智慧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心灵自在的向往。

收录诗词(20)

可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其六)

清净乐邦吾本郡。娑婆流浪因贪吝。

冉冉思归霜入鬓。深嗟恨。塞鸿不解传音信。

落日尽边沙隐隐。向西望处归应近。

天乐是时相接引。宜精进。紫金台上谁无分。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七)

理性本来长自在。灵通昭彻光无碍。

因被无明风恼害。真如海。等闲吹动波千派。

五蕴山头云叆叇。遮藏心月无光彩。

六贼会须知悔改。除贪爱。刹那跳出娑婆界。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一)

人世罪冤知底数。前程不是无冥府。

争似静焚香一炷。无行住。声声称念弥陀父。

罪业尽消生有处。弥陀愿力堪凭据。

十念一心存旦暮。西方路。功成足步红莲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十七)

一点神魂初托魄。青莲华里琉璃宅。

毫相法音非间隔。虽明白。到头不似金台客。

九品高低随报获。或经劫数华方拆。

若是我生心性窄。应煎迫。未开须把莲华擘。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