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界寺留半峰上人

深巷虚斋草露漙,高僧净戒夜忘寒。

编篱拟畜白糜鹿,种竹尽长青琅玕。

山谷七言云里和,楞伽四卷月中看。

閒来梦觉游禅去,愧尔弥天释道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天界寺中静修的情景。首句“深巷虚斋草露漙”以清晨露珠沾湿草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暗示了僧人的生活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接着,“高僧净戒夜忘寒”一句,通过描述高僧在夜晚修行时忘却寒冷,进一步展现了其修行的专注与虔诚。

“编篱拟畜白糜鹿,种竹尽长青琅玕”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篱笆编织成庇护白鹿的家园,竹林则象征着四季常青的生命力,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山谷七言云里和,楞伽四卷月中看”则展示了高僧在修行中的精神世界,他仿佛能与自然界的万物对话,从云中听到山谷的回响,于月光下细读佛经,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閒来梦觉游禅去,愧尔弥天释道安”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羡慕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省,暗示自己虽未能达到如此境界,但仍有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界寺中高僧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257)

卢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界寺草堂落成

为辟云窝附法坛,斩除恶竹可千竿。

黄金有地还兹布,明镜无台何处安。

避俗频来依佛榻,论心赢得聚儒冠。

从前七火都灰未,更向人天一静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其一)

幕府寒蘤冒雪开,赏心共醉凌风台。

红芳如约年华在,白发无情岁月催。

门对汉宫看半额,地邻东阁忆多才。

疏枝欲折酬杨炯,惭向孤山歌八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其二)

绛唇紫颔阵苍苔,笑向樽前慰客来。

限令不遗姑射侣,陈诗还到柏梁台。

有怀南国将春寄,入夜谁家吹笛催。

一自商王收采去,至今同仰济时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怀友寒溪逸史二首(其一)

江左十年别,儒冠载道身。

芙蓉峰上月,兰芷意中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