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天界寺中静修的情景。首句“深巷虚斋草露漙”以清晨露珠沾湿草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暗示了僧人的生活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接着,“高僧净戒夜忘寒”一句,通过描述高僧在夜晚修行时忘却寒冷,进一步展现了其修行的专注与虔诚。
“编篱拟畜白糜鹿,种竹尽长青琅玕”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篱笆编织成庇护白鹿的家园,竹林则象征着四季常青的生命力,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山谷七言云里和,楞伽四卷月中看”则展示了高僧在修行中的精神世界,他仿佛能与自然界的万物对话,从云中听到山谷的回响,于月光下细读佛经,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閒来梦觉游禅去,愧尔弥天释道安”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羡慕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省,暗示自己虽未能达到如此境界,但仍有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界寺中高僧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