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门卜深隐,谁复继高踪。
旧寺抛双阙,新题咏十峰。
禅开杉径月,讲候雪楼钟。
莫怪相寻晚,嵇康性本慵。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寄海慧大师》,表达了对海慧大师深居山中的敬仰与寻访之情。首句“云门卜深隐”描绘了海慧大师选择在云门深处修行,体现了其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次句“谁复继高踪”则暗示了大师的独特品行无人能及。
“旧寺抛双阙,新题咏十峰”通过对比旧寺和新题,展示了大师游历山水,以自然为师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十座山峰的赞美,寓含了对禅修环境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禅开杉径月,讲候雪楼钟”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生活的细节,夜晚在杉木小径上禅定,听雪楼传来的钟声,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最后两句“莫怪相寻晚,嵇康性本慵”,诗人自谦地表示寻找大师的时间已晚,其实是借嵇康的懒散性格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和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海慧大师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尊重。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对海慧大师的敬仰之情。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庭木凝秋色,依依废苦吟。
来书江上绝,幽梦雨中深。
水鸟闲窥砚,窗灯冷照琴。
谁知此时兴,华发暗相侵。
一讲更无事,翛然自不群。
闲情江上月,孤迹槛前云。
径冷秋苔合,杉寒宿鸟分。
涛声旦暮近,应向出禅闻。
散发空林下,人间事不知。
风高蕙帐冷,天远鹤书迟。
瓶尽花朝酒,扃残寒夜棋。
无由访幽趣,踪迹阻江湄。
门掩翠层层,闲眠枕曲肱。
破篱冲晚浪,古屋漏秋灯。
月上招邻叟,诗成寄岳僧。
满朝簪组客,谁识醉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