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

乾坤包万有,纳纳百囊罟。

人位乎两间,利与害为禦。

一气贯四时,五风偕十雨。

神龙以为畜,扰御不予侮。

河有背负图,庭无漦流女。

义理之不明,人情自疑沮。

范围吾职分,往往若违拒。

同室操戈鋋,一身隔肺腑。

帝王豢龙意,弃置那复取。

四灵非不灵,有不得其所。

生息之相吹,古今镇如许。

古人体天意,万物我其主。

虫莫知于龙,拊循如士伍。

今何故无人,亦足验胸府。

声和凤来仪,心平辔如组。

矧伊人中瑞,治乱系嘿语。

欲入而闭门,谁出不由户。

兹事阙人心,作诗附农圃。

形式: 古风

翻译

宇宙包容万物,无尽的囊中藏无数。
人在天地间,利益与祸害是其防护。
一气贯穿四季,五风伴随十场雨。
神龙被当作宠物,即使冒犯也不予轻侮。
黄河承载神秘图腾,庭院无祸水妖女。
道义不明,人心困惑沮丧。
职责范围常被违背,如同抗拒。
亲人之间兵戈相见,内心隔阂深重。
帝王养龙的愿望,如今却被遗忘。
四灵并非不灵验,只是未能得其所。
生命气息相互吹拂,古今如此延续。
古人顺应天意,万物皆为其主宰。
龙对虫子来说,如同将领对待士兵。
今日为何无人理解,这足以验证人心。
声音和谐如凤鸣,心境平和如丝带。
何况人间的吉祥之人,治乱之事只在无声中决定。
想进入却紧闭门户,谁能不从门进出。
此事缺在人心,此诗附于农耕者言。

注释

乾坤:天地。
纳纳:广大无边。
囊罟:大口袋。
两间:天地。
禦:防御。
一气:自然之气。
四时:四季。
五风:五种风。
十雨:十场雨。
神龙:象征吉祥。
龙:龙。
畜:饲养。
侮:侮辱。
河:黄河。
背负图:隐藏的图腾。
漦流女:传说中的祸水。
义理:道义。
不明:不清楚。
疑沮:疑惑沮丧。
职分:职责。
违拒:违背抗拒。
操戈:持戈对抗。
隔肺腑:内心隔阂。
帝王:古代君王。
豢龙意:养龙的意愿。
弃置:遗忘。
四灵:四方神灵。
不得其所:不能得到应有的位置。
生息:生命气息。
相吹:相互影响。
体天意:顺应天意。
万物:万物。
我其主:主宰万物。
虫:虫子。
士伍:军队。
今何故:为何。
无人:没有人。
胸府:内心。
声和:声音和谐。
凤来仪:凤凰降临。
心平:心境平和。
辔如组:驾驭自如。
矧伊:何况。
治乱:治世与乱世。
嘿语:无声的决定。
闭门:关门。
由户:从门出入。
兹事:此事。
人心:人心。
农圃:农耕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诗中,作者通过对乾坤包容万物、人处于天地之间的描绘,寓言性地探讨了人世间利害的平衡和自然法则。他提到“一气贯四时”、“神龙以为畜”,象征着龙在古代文化中的尊崇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对统治者驾驭天下、维护秩序的期待。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现实中人们对于义理不明、人心困惑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未能妥善处理龙图腾象征的权力与责任的批评。诗人感慨“帝王豢龙意,弃置那复取”,表达了对当权者失职的不满。他还指出,尽管龙被视为吉祥之物,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诗人借“虫莫知于龙”表达对人的认识不足,呼吁回归自然之道,强调人应顺应天意,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万物。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体现了魏了翁作为南宋学者的哲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夏港僧舍

迅商呼不来,午汗如翻浆。

道人空万缘,解后赞公房。

虚室千世界,圆满一钵囊。

碧云护兜率,白日照普光。

萧萧芦苇中,着此清净坊。

鉴师从西来,一喝登慈航。

唾手举慧刃,斫断烦恼缰。

邀我供煮饼,心地陡清凉。

官焙破苍璧,桃笙涨寒江。

从师问究竟,室西照残阳。

形式: 古风

家夫人挽诗

江乡推甲乙,家史自名门。

作配昔相友,流风今尚存。

三珠方秀媚,双剑忽飞骞。

丹旐莲峰路,悲云落日翻。

形式: 五言律诗

峨眉主簿乐挽诗

尹心随处验,舜乐切身看。

春味注胸臆,秋河悬笔端。

胡为铁研弊,才脱纻袍酸。

天匪梦梦者,吾于由也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恭和闻喜宴御制

祖宗德泽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几见高冈鸣凤集,又看层浪化鱼新。

升歌幸听三章雅,佩印行纡五两纶。

圣世宾贤如此厚,致君忍负不赀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