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闻喜宴御制

祖宗德泽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几见高冈鸣凤集,又看层浪化鱼新。

升歌幸听三章雅,佩印行纡五两纶。

圣世宾贤如此厚,致君忍负不赀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祖先的恩德普照百姓,山川各显神灵来朝拜。
见过高山凤凰齐鸣,又见层层波浪化为鱼群新生。
有幸聆听赞歌三章高雅,佩戴官印行走于五两丝带之间。
在这样的圣明时代,对贤才的待遇如此丰厚,为了辅佐君王,怎能辜负这重托的身躯。

注释

德泽:恩德和泽惠。
生民:百姓。
高冈:高山。
鸣凤:比喻贤士或吉祥之兆。
佩印:佩戴官印,表示身份地位。
五两纶:古代官员服饰上的丝带,象征等级。
圣世:指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时代。
宾贤:以贤者为宾客,尊重人才。
不赀身:无比贵重的身躯,这里指贤者的才能和忠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在闻喜宴上恭和皇帝御制之作,表达了对祖宗恩泽及国家圣明的赞美,以及对贤臣受到厚待的感慨。首句“祖宗德泽被生民”强调了祖先的恩惠普照百姓,接下来“列服山川各效神”描绘出山川景物仿佛都受其感化,展现出国家的祥瑞之气。诗人通过“高冈鸣凤集”和“层浪化鱼新”象征着吉祥和变革,寓意皇恩浩荡,万物更新。

“升歌幸听三章雅”中的“升歌”指宫廷音乐,表达对皇帝音乐品味的赞赏,“三章雅”则代表了高尚的乐章。“佩印行纡五两纶”描述官员佩戴官印,行走时衣带飘逸,象征着尊贵与责任。最后两句“圣世宾贤如此厚,致君忍负不赀身”直接表达了对皇帝礼遇贤才的感激之情,以及作为臣子不愿辜负国家重托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既颂扬了祖宗之功,也体现了对当政者的忠诚和对盛世的期待。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浣花即席

轻飔濯袢暑,清与耳目谋。

江山新容态,真意烂不收。

榜人以戒余,将事东郊游。

川后且静波,冯夷亦安流。

联镳载群彦,骈筵驾方舟。

月中乱平渺,高舂尚夷犹。

俯瞰大江横,仰看苍云浮。

滔滔去不息,亹亹生无休。

俯仰三太息,发我心悠悠。

未省昔之人,曾有此乐不。

团团转兰枻,突见龙棹头。

鬨然两敌国,蒿矢迅不留。

所争何为者,对面如仇雠。

少须游人散,天暝风泠飕。

清兴浩无极,洗盏更劝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袁侍郎挽诗(其二)

肮脏常三黜,脂韦或万钟。

芸芸终有谢,炯炯此何穷。

雏穴皆鸣凤,生涯仅老龙。

轮囷忧世抱,抚事转冲冲。

形式: 五言律诗

郭宣教挽诗

趋义古君子,辞荣真丈夫。

里门车下泽,子舍骑传呼。

霜柏寒逾劲,庭荆老不枯。

典刑今已矣,宰木叹群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高不疑与客登梁昭明钓台李肩吾和前诗见遗用韵谢之

篮舆轧轧度齐山,文献风流数百年。

遥想牧之歌晚月,閒寻白也咏平天。

只馀钓水梁台在,未办登山谢屐穿。

多谢秋风吹好语,如陪杖屦俯鱼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