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半世交往,亲密的情谊像流水般地过去,有几人能建立功名,绘像在凌烟?
又是春风,又是春雨,又是番春花过眼;我怅望着江南,怅望着江北,只见到波浪拍天。
我想解下铜印辞去官职前去寻求人生的真谛,知道你这位金石之友一定不会嫌弃,彼此忘掉年龄辈分的界限。
我们都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兄长,但欲归不得,日月相催,都已是白发苍颜。

注释

交亲:指相互亲近,友好交往。
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
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勋劳。
经眼:过目。
铜章:指县令的印。
行:将。
问道:就是要向子由学道。
石友:指志同道合的金石之交。
指子由。
忘年:指朋友投契,不计年岁的大小差别。
许忘年,是说料想子由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脊令:借指兄弟。
“脊令”是一种水鸟,后人常用“脊令”借指兄弟。
雪满颠:比喻白发满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元明韵寄子由》。诗中,黄庭坚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人生的感慨。首句“半世交亲随逝水”描绘了岁月流转,友情如流水般易逝,令人感伤。接着,“几人图画入凌烟”暗示了那些曾经共度时光的朋友,如今只剩下记忆中的形象,如同画像般留在心中。

“春风春雨花经眼”通过春天的景色,寓言了世事变迁,人事如梦,只有眼前的春光与风雨依旧。接下来,“江北江南水拍天”展现出辽阔的江河景象,象征着时空的无尽与人生的广阔。

“欲解铜章行问道”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求答案,解答人生疑惑的决心,而“定知石友许忘年”则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和信任,即使岁月流逝,友情依旧深厚。

最后两句“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以鸟儿的归巢之志,比喻人们都有思乡之情,而日月如梭,催人老去,白发如雪,更显人生的无奈与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三)石刻

九原谁复起,糟魄未传心。

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金。

名从高位借,德有下僚沈。

笔削多瑕点,犹希畏友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一)石灯檠

谁怜湖海士,白发夜窗檠。

风雨鸡不已,诗书眼尚明。

禅枝安宿鸟,僧粥吼华鲸。

但满五车读,行看一座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二)石博山

绝域蔷薇露,他山菡萏炉。

薰衣作家想,伏枕梦闺姝。

游子官蚁穴,谪仙居瓠壶。

当时有忧乐,回首亦成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