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怜湖海士,白发夜窗檠。
风雨鸡不已,诗书眼尚明。
禅枝安宿鸟,僧粥吼华鲸。
但满五车读,行看一座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一)石灯檠》。诗中,诗人以湖海之士自比,表达了在夜晚孤寂的环境中,尽管白发已多,但仍在昏暗的灯光下坚持读书,风雨声中仍不停歇。他用“风雨鸡不已”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艰苦和内心的坚韧。诗人的眼眸依然明亮,对诗书的热爱不减,禅宗的意象“禅枝安宿鸟”和僧人生活的比喻“僧粥吼华鲸”都暗示了他的心境与志向。最后两句“但满五车读,行看一座倾”,表达了诗人自信满满,相信自己的学识将足以影响他人,震动学术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自己能力的期许。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绝域蔷薇露,他山菡萏炉。
薰衣作家想,伏枕梦闺姝。
游子官蚁穴,谪仙居瓠壶。
当时有忧乐,回首亦成无。
闻道台源境,锄荒三径通。
人曾梦蚁穴,鹤亦怕鸡笼。
万壑秋声别,千江月体同。
须知有一路,不在白云中。
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
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
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馀。
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
地下文夫子,风流绝此人。
能和晚烟色,幻出岁寒身。
马鬣松成拱,鹅溪墨尚新。
应怀斲泥手,去作主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