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团聚并非人力所能达成。
地域狭小难以施展才华,夜晚寒冷只能对着微弱的灯光独处。
互相看着镜子中的白发,回忆曾经一起研读诗书的时光,共枕而眠。
这样的生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思念故乡的青松直入云天。

注释

海北:指遥远的南方。
人力:人的力量或能力。
地褊:地域狭窄。
长袖:比喻广大的才能或影响力。
短檠灯:简陋的油灯。
鬓发:两鬓的头发,代指年龄和岁月。
诗书:书籍,这里指学问。
曲肱:古人常以手臂弯曲枕着读书,表示清贫的生活。
生涯:一生的事业或生活状态。
故山:故乡的山。
松长到天藤:形容故乡的松树高耸入云,象征家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几复和答所寄》。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海阔天空的思念之情,感叹相聚之难,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海南海北梦不到"描绘了距离遥远,相见无期的无奈,"会合乃非人力能"强调了相聚的不易。"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通过环境的描述,渲染了孤独和清冷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读书时光,充满了友情的温暖。最后两句"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自然景色的向往,以"故山松长到天藤"寄托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内敛。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三)石刻

九原谁复起,糟魄未传心。

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金。

名从高位借,德有下僚沈。

笔削多瑕点,犹希畏友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一)石灯檠

谁怜湖海士,白发夜窗檠。

风雨鸡不已,诗书眼尚明。

禅枝安宿鸟,僧粥吼华鲸。

但满五车读,行看一座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二)石博山

绝域蔷薇露,他山菡萏炉。

薰衣作家想,伏枕梦闺姝。

游子官蚁穴,谪仙居瓠壶。

当时有忧乐,回首亦成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十九叔父台源

闻道台源境,锄荒三径通。

人曾梦蚁穴,鹤亦怕鸡笼。

万壑秋声别,千江月体同。

须知有一路,不在白云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