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许牍山人

才子醉更逸,一吟倾一觞。

支颐忍有得,摇笔便成章。

王粲实可重,祢衡争不狂。

何时应会面,梦里是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才子在醉意中更加洒脱,每吟诵一句诗就饮尽一杯酒。
他支撑着下巴似乎有所领悟,提笔就能写出华美的篇章。
王粲的才华确实值得敬重,而祢衡的狂放又有谁能否认。
何时才能与他们相会呢?恐怕只能在梦中相遇于风景秀丽的潇湘之地了。

注释

才子:指有文学才能的人。
醉更逸:醉后更为洒脱不羁。
吟:吟诗。
倾:饮尽。
觞:古代饮酒器,这里代指酒。
支颐:用手支撑着下巴,形容沉思的样子。
忍有得:似有所感,即将有所得的样子。
摇笔:挥动笔杆,形容写作迅速。
成章:完成文章或诗句。
王粲: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实可重:确实值得重视或尊敬。
祢衡:东汉末年名士,以才情和狂放著称。
争不狂:怎么能说他不狂放呢?这里是反问,表示确认其狂放。
何时:什么时候。
应会面:应该见面,期待相见。
梦里:在梦境之中。
潇湘:湖南地区两条河流的名字,常用来代指风景优美的地方,也象征文人雅集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子在饮酒后更加自如、放逸的场景。"一吟倾一觞"表达了他饮酒豪迈,歌唱酣畅,随心所欲的状态。而"支颐忍有得,摇笔便成章"则显示了他文思泉涌,一旦提笔就能写出美妙的文章,这种才情与才子本身的性格和才能是分不开的。

诗中的"王粲实可重"可能是在引用历史上的名人,意在表明这位才子的文学成就堪称一流。紧接着的"祢衡争不狂"则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继承,而非盲目追求创新。

最后两句"何时应会面,梦里是潇湘"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诗人渴望能够在某个时候真正见到这位才子。而"梦里是潇湘"则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潇湘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观或心灵所向往之地。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仰慕与赞赏,也透露出了一种对知识分子、文学大家的尊敬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赠许牍秀才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

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李支使

药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

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

公卿位近应翘足,荀宋才微可拍肩。

一等孔门为弟子,愚儒独自赋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李郢端公

非唯孤峭与世绝,吟处斯须能变通。

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馀功。

山川正气侵灵府,雪月清辉引思风。

别得人间上升术,丹霄路在五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玛瑙山禅者

芿草不停兽,因师山更灵。

村林朝乞食,风雨夜开扃。

井味兼松粉,云根着净瓶。

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