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
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
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
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幽静的夜晚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夹巷重门似海深"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又神秘的氛围。"楚猿争得此中吟"则是说在这样静谧的夜晚,只有猿猴的叫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接着,"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表达了诗人听到猿猴声音后的一种心境变化。这里的“紫陌”指的是长安城外的道路,这里可能是暗示着作者身处的地方。一声猿啼响起,诗人的思绪随之飞扬,似乎已经在心理上回到了千山万水之外的心灵故乡。
"惯倚客船和雨听"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适应与享受。这里“客船”暗示着诗人可能是游子或行者,“和雨听”则表明了他对于自然声音的喜爱和融入感。
"可堪侯第见尘侵"一句,通过描述诗人的居所和对尘世纷扰的隔绝,进一步强调了这份宁静与孤独。"无因永夜闻清啸"则是说在这样的深夜之中,即便没有特别的原因,也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清脆声音,如同心灵的慰藉。
最后,"禁路人归月自沈"一句,以月亮为背景,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在夜色中的沉思模样。这里“禁路”可能是指夜晚的街道空旷无人,而“人归月自沈”则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猿啼等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长安里中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深邃的内心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岁暮长安客,相逢酒一杯。
眼前闲事静,心里故山来。
池影含新草,林芳动早梅。
如何不归去,霜鬓共风埃。
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
长路未归萍逐水,旧居难问草平烟。
金鞍正伴桐乡客,粉壁犹怀桂苑仙。
何必向来曾识面,拂尘看字也凄然。
煖烟轻淡草霏霏,一片晴山衬夕晖。
水露浅沙无客泛,树连疏苑有莺飞。
自从身与沧浪别,长被春教寂寞归。
回首青门不知处,向人杨柳莫依依。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澹,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