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里中闻猿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

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

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

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狭窄小巷深处如深海,怎比得上楚地猿猴在此中的啼鸣。
京城路上的一声回响刚让人回头,思绪已飞跃万水千山到达心底。
习惯依靠在客船上听雨声绵绵,怎能忍受权贵府邸被世俗尘埃所侵。
无缘在长夜里听见那清越的啸声,宫门紧闭,路人归家,只有月亮默默西沉。

注释

夹巷:狭窄的小巷。
重门:多层的大门,这里指深宅大院。
似海深:形容非常深邃,难以窥探。
楚猿:楚地的猿猴,常比喻哀伤的啼声。
紫陌:京城的道路,这里特指繁华之地。
才回首:刚一回头。
万里青山:形容极远的地方,也指思乡之情。
已到心:已经深入心中。
倚:依靠。
客船:旅行者乘坐的船,此处或有漂泊之意。
和雨听:伴随着雨声倾听。
可堪:怎能忍受。
侯第:诸侯或高官的宅邸,代指权贵住处。
尘侵:被尘世的俗气所侵扰。
无因:没有机会,无缘。
永夜:长夜,深夜。
清啸:清越的呼啸声,常指高洁之人的吟啸。
禁路:宫禁之路,代指皇宫或权贵居所。
人归:人们归家。
月自沈:月亮自行西沉,暗示时间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幽静的夜晚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夹巷重门似海深"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又神秘的氛围。"楚猿争得此中吟"则是说在这样静谧的夜晚,只有猿猴的叫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接着,"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表达了诗人听到猿猴声音后的一种心境变化。这里的“紫陌”指的是长安城外的道路,这里可能是暗示着作者身处的地方。一声猿啼响起,诗人的思绪随之飞扬,似乎已经在心理上回到了千山万水之外的心灵故乡。

"惯倚客船和雨听"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适应与享受。这里“客船”暗示着诗人可能是游子或行者,“和雨听”则表明了他对于自然声音的喜爱和融入感。

"可堪侯第见尘侵"一句,通过描述诗人的居所和对尘世纷扰的隔绝,进一步强调了这份宁静与孤独。"无因永夜闻清啸"则是说在这样的深夜之中,即便没有特别的原因,也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清脆声音,如同心灵的慰藉。

最后,"禁路人归月自沈"一句,以月亮为背景,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在夜色中的沉思模样。这里“禁路”可能是指夜晚的街道空旷无人,而“人归月自沈”则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猿啼等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长安里中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深邃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长安逢故人

岁暮长安客,相逢酒一杯。

眼前闲事静,心里故山来。

池影含新草,林芳动早梅。

如何不归去,霜鬓共风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丛祠

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

长路未归萍逐水,旧居难问草平烟。

金鞍正伴桐乡客,粉壁犹怀桂苑仙。

何必向来曾识面,拂尘看字也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归次瀛上

煖烟轻淡草霏霏,一片晴山衬夕晖。

水露浅沙无客泛,树连疏苑有莺飞。

自从身与沧浪别,长被春教寂寞归。

回首青门不知处,向人杨柳莫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归望华山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澹,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