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岁暮长安客,相逢酒一杯。
眼前闲事静,心里故山来。
池影含新草,林芳动早梅。
如何不归去,霜鬓共风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年关将至之际,作为一个长安的客居者,与旧友相逢共饮一杯酒的情景。眼前虽是平静无忧的市井生活,但心中却涌现出对远方故乡山水的怀念。池塘中的草木新绿,林间早梅初放,都引发诗人强烈的归乡情绪。
诗中“如何不归去”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向往和对即将到来的严寒冬日的无奈。最后“霜鬓共风埃”则更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头发已被秋风染上白霜,同风尘一道,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写照,也隐喻了时代的沧桑。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美好自然的眷恋,是唐代诗人吴融在长安生活中所感悟到的情感写照。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
长路未归萍逐水,旧居难问草平烟。
金鞍正伴桐乡客,粉壁犹怀桂苑仙。
何必向来曾识面,拂尘看字也凄然。
煖烟轻淡草霏霏,一片晴山衬夕晖。
水露浅沙无客泛,树连疏苑有莺飞。
自从身与沧浪别,长被春教寂寞归。
回首青门不知处,向人杨柳莫依依。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澹,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园密花藏易,楼深月到难。
酒虚留客尽,灯暗远更残。
麝想眉间印,鸦知顶上盘。
文王之囿小,莫惜借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