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

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

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

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

疏篁巢翡翠,折苇覆鸬鹚。

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

景皆随所尚,物各遂其宜。

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

赋诗贻座客,秋事尔何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庭院寂静青苔厚,庭中奇石倾斜立。
蝉鸣声声紧贴栏杆,彩虹倒影低垂屋檐。
白日漏壶仍嫌时间长,兰花丛中未觉凋零。
稀疏竹林翡翠鸟筑巢,折断芦苇覆盖水鸟。
饮酒之际胸怀宽广,下棋之时意趣悠闲。
景色随人喜好而变,万物顺应各自天性。
道义与时代相应和,才华不受世俗束缚。
我作诗赠予座上宾,为何感叹秋天之事?

注释

院静:安静的庭院。
苍苔:青苔。
庭幽:幽深的庭院。
怪石:奇特的石头。
蝉声:蝉鸣声。
槛:栏杆。
虹影:彩虹的影子。
檐:屋檐。
昼漏:日晷。
永:长久。
丛兰:成丛的兰花。
衰:凋谢。
疏篁:稀疏的竹林。
翡翠:翠鸟。
折苇:折断的芦苇。
鸬鹚:水鸟。
对酒:举杯饮酒。
襟怀:胸怀。
围棋:下围棋。
旨趣:情趣。
尚:崇尚。
宜:适宜。
道:道义。
时:时代。
才:才华。
世所羁:世俗束缚。
赋诗:作诗。
贻:赠送。
秋事:秋天的事情。
悲: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静谧庭院中的闲适生活。"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两句设置了环境氛围,苍苔覆盖的院子和形状奇特的古怪石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

接下来的"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通过蝉鸣和彩虹投射在屋檐上的影子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特有的景象。蝉鸣紧迫而连续,虹影则是自然界中美丽的意外之物。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植物生长周期的观察:"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这里的昼漏指的是计时用的漏壶,而丛兰则是庭院中常见的花卉。这两句表明诗人珍惜时间,同时也欣赏到自然界中的生命力。

"疏篁巢翡翠,折苇覆鸬鹚"一联,通过对鸟儿在树木间筑巢和用苇草遮盖水鸟巢穴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腻观察。

"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情趣,他独自品酒,对弈棋局兴致勃勃,享受着悠长而不急躁的时光。

随后的"景皆随所尚,物各遂其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每种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价值,而这种平衡与和谐正是自然界最美丽的地方。

接着的"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我肯定。他相信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相呼应,他的才能不受世俗的束缚。

最后,"赋诗贻座客,秋事尔何悲"表明诗人通过作诗与来访的宾朋分享愉悦,同时也在询问对方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天有什么感慨。这里的"秋事"可能包含了对季节变换、光阴短长等自然现象的感怀,也可能隐含着对人生易逝、时光不待人的深沉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庭院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个人才华的珍视,以及他与客人共享闲适时光的情趣。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真州客舍

七年羁建业,两度客真州。

细雨僧庐晚,寒花江岸秋。

奇文同刻楮,阅世少安辀。

秉烛更阑坐,飘蓬愧素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雨夜杨江亭斋中看菊

秋雨羁慈室,惊传折简呼。

黄花依玉箔,翠叶映琼苏。

爱客忻投分,论文恕鄙儒。

不因逢胜赏,谁解旅怀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皇天不雨五阅月,谁鞭阴石向很山。

我今客游二百里,真州僧舍掩松关。

维时季商律无射,肃霜纳火细菊斑。

夜静薄寒拥衾卧,忽然挥汗热面颜。

阿香唤汝推雷车,殷殷雷鸣盈清湾。

初疑江边巨艘发,诘朝骤雨声峥潺。

翻盆三日不复止,慧门丈室苔斑斓。

寒花幽草俱漂没,惟见阶下水潺湲。

老夫顾此情怀恶,客居幸得半日閒。

呼童邻家赊美酒,其踞一醉气疏顽。

明晨冲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方靖民杨巨源携樽过余寓斋小饮

入门携酒铛,慰余羁旅情。

旧事殷勤说,新诗刻苦成。

雨馀秋转丽,霜后水初清。

尽日饶佳趣,休辞醉月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