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怀(其一)

凄凄秋已厉,蟋蟀悲鸣吟。

君子在天末,相思日以深。

所怀不易达,愿欲托遗音。

百劳飞不极,彼哉谅难任。

仙人王子乔,勤勤怜我心。

招手游天阙,飞步凌遥岑。

天上何所睹,织女思同衾。

渐台难独居,河汉浩淋淫。

空言良会燕,北斗安能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怀(其一)》,是明代诗人王廷相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蟋蟀的悲鸣和对远方君子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相思之情。

首句“凄凄秋已厉”点明了季节的转换,秋天的寒意已经浓烈,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蟋蟀悲鸣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蟋蟀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随后,“君子在天末,相思日以深”直接点出了主题——对远方君子的深切思念,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份思念愈发深厚。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难以传达给对方的无奈:“所怀不易达,愿欲托遗音。”他渴望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音信之中,但又担心无法传达给对方。接下来的“百劳飞不极,彼哉谅难任”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飞翔的百劳鸟,虽然努力飞翔,却难以到达彼岸,表达了对远方君子的思念之深以及传递情感的困难。

最后,诗人向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寻求帮助,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心意,并邀请自己前往天宫游玩,一同飞越高山。然而,天上的景象虽美,织女思念牛郎的深情却难以实现,而自己也无法独居于渐台之上,面对浩瀚的银河,只能空谈美好的相聚,却无法实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远方君子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杂怀(其二)

临秋河汉仄,三五明月光。

独坐念婉娈,佳人杳难忘。

绮阁翠羽闼,玉井黄金床。

忆昔奉君欢,徘徊令心伤。

鸿鸟飞南征,浮云随风翔。

岂无尺书札,天远不得将。

登高散郁抑,旷野何茫茫。

赖有游梦魂,聊以慰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怀(其三)

旸晖入绮树,和气袭高堂。

嘉宾四面来,绮缟夹车厢。

鹿鸣奏雅曲,钟鼓何喤喤。

丽鸟盻庭柯,缀舞纷纵横。

三星在东户,起视夜未央。

乐者情以适,愁者情以伤。

我有所怀念,邈在天一方。

独有黄鹄飞,可以解我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别后再赠德涵

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

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

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

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

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

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

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

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

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

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

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孟望之入试院奉怀一首

皎皎入闱月,嗈嗈度云雁。

感物念同旅,凄矣起长叹。

图史在东序,朋宴喧华堂。

三星如连珠,调琴夜未央。

昔者与子别,怅怅天一隅。

今来不尽欢,枉作同城居。

搦管隔文囿,浃旬兴颇孤。

泛舸酌霞酿,迟尔鹊山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