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炎荒往返正三年,重过长芦古寺前。
万里风波行欲尽,停挠南望一潸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荒凉的环境中往返行走,历经三年之久,再次经过长芦古寺前。诗中的“万里风波”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和漫长,而“停挠南望一潸然”则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人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如炎热与荒凉、往返与三年,再现与古寺前,这些对比强化了诗句的意象。同时,“万里风波”与“停挠南望一潸然”的结合,不仅描绘出了旅途中的艰难,更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
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
忽忽南迁不记年,二妃祠外橘洲前。
眼昏笔战谁能画,无奈霜纨似月圆。
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
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