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四年春重到浦城县南峰寺因怀旧游

重到南峰寺,寻思九日游。

黄花何处去,白雪有谁留。

薄宦三千里,流光四十秋。

归来见诸子,林下好相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再次来到南峰寺,回忆起那次九月的游览。
曾经盛开的黄花去了哪里,洁白的雪花又有谁留下呢?
我为微小的官职奔波了三千多里路,时光匆匆已流逝四十个春秋。
回到家中见到孩子们,希望在林荫下与他们共度美好时光。

注释

重到:再次来到。
南峰寺:一座寺庙名。
寻思:回想。
九日游:九月的游览。
黄花:菊花。
何处去:去了哪里。
白雪:比喻纯洁或清白。
有谁留:又有谁留下。
薄宦:微小的官职。
三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流光:流逝的时光。
四十秋:四十个秋天,指多年。
归来:返回。
诸子:孩子们。
林下:林荫下,隐居之处。
好相求:希望能共度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的《皇祐四年春重到浦城县南峰寺因怀旧游》,表达了诗人重游南峰寺时的感慨与对过去的回忆。首联"重到南峰寺,寻思九日游"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再次来到南峰寺,勾起了他对往昔重阳节游览的回忆。颔联"黄花何处去,白雪有谁留"以黄花和白雪象征时光流逝,暗示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叹,以及人事变迁的怅惘。颈联"薄宦三千里,流光四十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仕途奔波,光阴荏苒的生活状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尾联"归来见诸子,林下好相求"则转而表达出对家庭团聚的期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87)

陈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太君之建昌

闻说庐山对县楼,蒲鱼聊足奉晨羞。

宽心便是无声乐,省事还同不系舟。

服药养真须少病,看经遮眼自忘忧。

所嗟无计随亲膝,日与儿孙衣綵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彦祖学士赴兖州

暂辞天禄请名藩,养志安贫道可尊。

南国士歌阳羡政,东州人识翰林孙。

重兴阙里诸生学,好荐徂徕一子恩。

平日皂囊应草疏,由来忠谠出家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钟离郎中知婺州

皓首潘郎少似君,一麾新得浙江濆。

神仙窟宅金华近,吴越封疆宝婺分。

沈约瘦来题八咏,张颠醉后扫千文。

才高政美应无事,莫厌双溪卧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崔黄臣知庐山县

勿叹庐山远,天涯总是民。

还家安老母,去国慕忠臣。

斜月秦关晓,秾花锦里春。

临行无所赠,为邑莫如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