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终始为全德,生荣没亦荣。
里人悲画翣,郡吏拜铭旌。
石马天麟肖,松枝国栋成。
更看追孝意,捧土作新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叶大卿所写的挽词第三首,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扬和对其身后追思之情。首句“终始为全德”强调了叶大卿一生品行完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保持着崇高的道德标准。次句“生荣没亦荣”进一步肯定了他的荣耀,不仅生前受人尊敬,去世后也受到哀荣。
“里人悲画翣,郡吏拜铭旌”描绘了当地百姓和官员对他的哀悼,画翣(装饰灵车的羽饰)和铭旌(写有死者姓名的旗帜)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接下来,“石马天麟肖,松枝国栋成”运用象征手法,石马如同天马麒麟,寓意叶大卿的品质高洁;松枝比喻他如国家栋梁,支撑着社会的安宁。
最后一句“更看追孝意,捧土作新茔”揭示了人们在叶大卿墓地上的追思活动,通过捧土堆砌新坟,表达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梅尧臣对故人的缅怀和对美德的崇尚。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自古贤才少,滔滔岂足云。
善人安得见,清誉久来闻。
器陨龙文鼎,魂归马鬣坟。
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
位列名卿重,年跻赐几尊。
臧孙宜有后,定国已高门。
旧族声华远,名藩治行存。
秋风箫吹咽,陇隧起云根。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难从荷筱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隆。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